[发明专利]一种抵御蓝光对皮肤伤害的二元喷雾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9469.9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4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贵;杨述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微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4 | 分类号: | A61K8/04;A61K8/19;A61K8/44;A61K8/49;A61K8/67;A61K8/73;A61K8/86;A61Q17/04;A61Q19/00;A61Q19/02;A61Q1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李婷;张玉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抵御 皮肤 伤害 二元 喷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抵御蓝光对皮肤伤害的二元喷雾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相、B相和C相,其中,A相由以下组分组成:水、甜菜碱、EDTA二钠、β‑葡聚糖、透明质酸、甘油、丁二醇、1,2‑己二醇、对羟基苯乙酮;B相由以下组分组成:生育酚乙酸酯、PEG‑40氢化蓖麻油、PPG‑30鲸蜡基醚;C相由以下组分组成: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水性包裹氧化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护肤品抵御蓝光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抵御蓝光对皮肤伤害的二元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短波蓝光,是指波长处于400nm~450nm之间的光波。由于这个波段的波长较短,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所以也被称之为高能短波蓝光。该波长的蓝光能够穿透眼睛的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从而引起视网膜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这会直接导致视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蓝光还会导致黄斑病变。人眼中的晶状体会吸收部分蓝光渐渐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大部份的蓝光会穿透晶状体,尤其是儿童晶状体较清澈,无法有效抵挡蓝光,从而更容易导致黄斑病变以及白内障。除了眼睛以外,短波蓝光对皮肤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研究表明,短波蓝光会穿透皮肤,促进活性氧的生成,破坏细胞膜,导致皮肤黑色素增加,引致色素沉淀、色斑、雀斑、暗哑及皮肤老化等问题。因此,抵御蓝光成为日常护肤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氧化铈的用途非常多,在建材、玻璃、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稀土抛光粉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也用于玻璃的脱色或者着色;另外还应用于汽车玻璃、水晶玻璃等可以减少紫外线的透光率。由于铈是属于稀土金属,氧化铈在水中很难分散,导致其在化妆品领域上的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抵御蓝光对皮肤伤害的二元喷雾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护肤品抵御蓝光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抵御蓝光对皮肤伤害的二元喷雾,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包括A相、B相和C相,
所述A相由以下组分组成:
水、甜菜碱、EDTA二钠、β-葡聚糖、透明质酸、甘油、丁二醇、1,2-己二醇、对羟基苯乙酮;
所述B相由以下组分组成:
生育酚乙酸酯、PEG-40氢化蓖麻油、PPG-30鲸蜡基醚;
所述C相由以下组分组成:
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水性包裹氧化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A相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水75.3~97.158份,甜菜碱0.5~5份,EDTA二钠0.01~0.2份,β-葡聚糖0.001~0.1份,透明质酸0.001~0.4份,甘油0.5~2份,丁二醇0.5~6份,1,2-己二醇0.1~1份,对羟基苯乙酮0.1~1份;
所述B相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生育酚乙酸酯0.01~0.2份,PEG-40氢化蓖麻油0.01~0.4份,PPG-30鲸蜡基醚0.01~0.4份;
所述C相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0.1~2份,水性包裹氧化铈1~6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A相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水79.19~86.389份,甜菜碱2~3份,EDTA二钠0.01~0.05份,β-葡聚糖0.001~0.01份,透明质酸0.05~0.1份,甘油2~3份,丁二醇4~6份,1,2-己二醇0.4~0.6份,对羟基苯乙酮0.4~0.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微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微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