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9661.8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5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童凯炀;陈虹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赵芳梅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槽体,包含一第一槽体接口,及一第二槽体接口;
一介电液,位于所述槽体,其中一发热组件置于所述槽体且浸泡于所述介电液;
一第一热交换器,包含一第一热交换器接口,及一第二热交换器接口,用以冷凝所述介电液的介电液蒸气;
一第一管体,包含一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接口,一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接口,及一第三接口;
一第二管体,包含一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二槽体接口,及一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接口;
一储气单元,包含一第一储气单元接口,及一第二储气单元接口;
一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的所述第三接口;
一第二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气单元接口及所述第一阀之间;及
一第三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气单元接口及一外部空间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接口直接连接于所述储气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槽体接口位于所述介电液的液面下方且位于介电液中,所述第二槽体接口位于所述介电液的液面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所述冷却装置启动时,开启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并关闭所述第三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混合气体进入所述储气单元后,关闭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三阀,并开启所述第二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二热交换器,用以冷却所述储气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所述介电液的蒸气冷凝后,开启所述第一阀,并关闭所述第二阀及所述第三阀。
6.一种冷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含一槽体,一介电液位于所述槽体,一热交换器,一第一管体,一第二管体,一储气单元,一第一阀,一第二阀及一第三阀,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槽体的一第一槽体接口,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第一热交换器接口,所述第二管体连接于所述槽体的一第二槽体接口及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第二热交换器接口之间,所述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第三接口,所述第二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及所述储气单元的一第二储气单元接口之间,所述第三阀设置于所述储气单元的一第一储气单元接口及一外部空间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接口直接连接于所述储气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槽体接口位于所述介电液的液面下方且位于介电液中,所述第二槽体接口位于所述介电液的液面上方,所述方法包含:
于所述冷却装置启动时,开启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并关闭所述第三阀;及
调降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能力,以提高所述冷却装置的内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于混合气体进入所述储气单元后,关闭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三阀,并开启所述第二阀;及
调高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能力,以降低所述冷却装置除了所述储气单元以外的部份的内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于所述介电液的蒸气冷凝后,开启所述第一阀,并关闭所述第二阀及所述第三阀;及
关闭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三阀,及开启所述第二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当执行一开盖维修操作,开启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三阀,并关闭所述第二阀,以使所述储气单元的体积缩小;
关闭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及所述第三阀;及
打开所述槽体的一上盖,以检修浸泡于所述槽体的所述介电液内的一发热组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当执行一关机操作,开启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并关闭所述第三阀;及
失能浸泡于所述槽体的所述介电液内的一发热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6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组合物及其显示器件
- 下一篇:伺服及交换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