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组合物、聚烯烃材料和交联聚烯烃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9879.3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朱鹤翔;孙小杰;任冬雪;梁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1/06;C08L23/08;C08L23/16;C08K5/00;C08K5/14;C08K5/544;C08K5/54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坤;刘依云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组合 材料 交联 | ||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组合物、由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制得的聚烯烃材料,以及由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制得的交联聚烯烃材料。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包括聚烯烃、相容剂、过氧化物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所述相容剂的含量为0.5‑12重量份,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的含量为0.2‑6重量份,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为0.5‑3重量份。本发明的聚烯烃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烯烃材料或交联聚烯烃材料具有很强的与金属的粘附力和高温下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组合物、由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制得的聚烯烃材料,以及由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制得的交联聚烯烃材料。
背景技术
可交联聚乙烯具有的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良好的抗冲击强度等,在化学品储运、油气运输、化工防腐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可交联聚乙烯作为低极性混合物,与极性基体(如金属)之间粘结性很差,从而所制得的聚乙烯与金属复合构件中金属部分与聚乙烯部分易于剥离,大大缩短了聚乙烯与金属复合构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联聚乙烯与极性基体(如金属)之间的粘结力,提供一种聚烯烃组合物、由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制得的聚烯烃材料,以及由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制得的交联聚烯烃材料。本发明的聚烯烃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烯烃材料或交联聚烯烃材料具有很强的与金属的粘附力和高温下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烯烃组合物,该聚烯烃组合物包括聚烯烃、相容剂、过氧化物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所述相容剂的含量为0.5-12重量份,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的含量为0.2-6重量份,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为0.5-3重量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聚烯烃材料,该聚烯烃材料通过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固化成型得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交联聚烯烃材料,该交联聚烯烃材料通过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进行交联反应得到。
本发明的聚烯烃组合物首次利用过氧化物和硅烷进行“双交联”,配合本发明的其他组分和含量,能够使所得的聚烯烃材料或交联聚烯烃材料具有很好的金属粘结性和高温下耐环境应力开裂的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烯烃组合物,该聚烯烃组合物包括聚烯烃、相容剂、过氧化物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所述相容剂的含量为0.5-12重量份,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的含量为0.2-6重量份,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为0.5-3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制得的聚烯烃材料或交联聚烯烃材料的金属粘结性,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所述相容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的含量为0.5-3重量份,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为1-2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与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1.1-2.5),更优选为1:(1.5-2)。在该优选的过氧化物交联剂与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实现“双交联”,从而使所得的聚烯烃材料或交联聚烯烃材料具有更好的金属粘结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乙烯、乙烯与C4-C8烯烃的共聚物和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