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298.1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范若寻;甘树坤;刘杰;王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W40/00 | 分类号: | B60W40/00;B60W50/14;G05B19/042;G01S15/08;G01S15/58;G01S11/06;G01L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132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模块 缓冲系统 警示用户 模拟模块 汽车机械 预测模块 单片机控制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测距模块 测速模块 电源模块 定向天线 防护措施 缓冲技术 汽车撞击 实际环境 通信距离 显示模块 行驶安全 户外 减速 场景 预测 汽车 应用 部署 展示 | ||
1.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系统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机械撞击缓冲系统中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时,电源模块给各个电器元件进行供电;
步骤二,测距模块、测速模块将测量的行车距离数据、行车相对速度数据通过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步骤三,通过撞击力度预测模块根据行车距离数据、行车相对速度数据计算撞击力度;通过撞击模拟模块根据行车距离数据、行车相对速度数据模拟撞击场景;
步骤四,如果撞击力度超过危险值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步骤五,通过显示模块对行车距离数据、行车相对速度数据、撞击力度、撞击模拟场景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机械撞击缓冲系统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模块的测距方法包括:
1)首先假定未知节点随机分布在一方形区域内,以方形区域中心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固定间隔R画出螺旋线作为锚节点的移动路径,区域长为L,螺旋线分为n段,移动锚节点装备双向定向天线移动,按固定角速度ω移动,且定向天线中心轴始终与移动方向垂直,移动路径为固定多层螺旋线,移动过程是由内而外,在坐标原点左侧坐标处开始计时移动,由00:00开始,周期性广播数据包,持续这个过程直到锚节点移动到右侧(R·n/2,0)坐标点时终止;
2)随着锚节点的移动,待定位节点将集中接收到锚节点广播的数据包,当第一次接收到数据包时,将第一次接收到数据包时的时刻值标记为T1(1),并检测第一次接收到数据包时的信号强度值,记为RSSI1(1);当第二次接收到数据包时,将第二次接收到数据包时的时刻值标记为T2(1),并检测第二次接收到数据包时的信号强度值,记为RSSI2(1);重复以上过程,直到不再检测到数据包为止;最后检测到的时刻值为Tn(1),信号强度值为RSSIn(1);
3)未知节点根据T1(1),Tn(1)及角速度ω计算出目前所处圆弧段及角度,得虚拟锚节点中间点的角度及当未知节点分布在螺旋线外侧时,只接收到一轮数据包,而当未知节点分布在螺旋线内侧时,集中接收到两轮数据包,分别位于不同弧段的相同角度方向,第二轮接收到的时刻值和信号强度分别标记为和第二轮计算过程与第一轮相同,得到中间点角度及值;
4)每个未知节点若只检测到一轮数据,则定位于该未知节点圆弧外侧距离d1的位置,d1由信号衰落模型转化得出,然后根据角度值确定该未知节点坐标;若检测到两轮数据,则根据RSSI值较小的轮次信息来确定该未知节点坐标,RSSI越小,对应距离越大,进而待定位节点所接收到的数据越多;
5)对接收到的数据的载波频率的发送规律进行估计,再与已知跳频频率序列进行比较,与相应时间上的载波频率相等则记为1,与相应时间上的载波频率不相等记为0;
6)将比较得到的序列与发送端相同的混沌序列异或,经N倍压缩得到真实的待定位节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工学院,未经吉林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2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