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膜修饰电极的L-酪氨酸和多巴胺同时检测方法及传感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90389.5 申请日: 2019-06-06
公开(公告)号: CN110082416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发明(设计)人: 曹忠;朱钦;丰赛飞;刘楚;周立;何军意;肖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 长沙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327 分类号: G01N27/327
代理公司: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代理人: 周栋
地址: 410000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膜修饰电极 多巴胺 检测 修饰电极 酪氨酸 制备 生物分析检测 电化学响应 实际样品 复合材料 潜在的 传感器 可用 分辨 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复合膜修饰电极的L-酪氨酸和多巴胺同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3D-PtCu/CNDs/GQDs复合材料:

a)制备3D-PtCu纳米材料;

b)采用共混酸化法制备表面羧基化的F-MWCNTs;

c)将步骤b)制备的F-MWCNTs置于研钵中研磨后,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溶解制得CNDs溶液,制备的3D-PtCu纳米材料用无水乙醇超声溶解制得3D-PtCu溶液;将CNDs溶液、3D-PtCu溶液、GQDs溶液按1:(0.8~1.2):(0.8~1.2)的比例混合超声均匀,制得3D-PtCu/CNDs/GQDs复合材料;其中,所述CNDs溶液中CNDs的浓度为0.5~2.0mg/mL,所述GQDs溶液中GQDs的浓度为0.5~2.0mg/mL,所述3D-PtCu溶液中3D-PtCu纳米材料的浓度为0.5~2.0mg/mL;

(2)制备3D-PtCu/CNDs/GQD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超声洗净后晾干,将3D-PtCu/CNDs/GQDs复合材料进行超声分散后得到的3D-PtCu/CNDs/GQDs分散液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晾干,即得3D-PtCu/CNDs/GQD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所述3D-PtCu/CNDs/GQDs分散液中3D-PtCu/CNDs/GQDs的浓度为0.5~2.0mg/mL;

(3)以3D-PtCu/CNDs/GQD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然后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在固定L-Tyr浓度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DA进行测试,且在固定DA浓度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L-Tyr进行测试,绘制工作标准曲线,再采用标准加入法对待测样品中的L-酪氨酸和多巴胺同时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PtCu纳米材料是由边长为8.47±0.47nm的立方体和八个长度为7.20±0.38nm的对称爪组成的八爪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步骤a)所述制备3D-PtCu纳米材料的方法为:取CuCl·2H2O、H2PtCl6·H2O和油胺混合置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然后加入CTAB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接着封闭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于165~175℃的油浴中磁力搅拌20~30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过量乙醇洗涤并离心,再将沉淀干燥成粉末,保存备用;其中,所述CuCl·2H2O、H2PtCl6·H2O、油胺和CTAB的比例为(40~50)mg:(20~30)mg:(5~15)mL:(320~400)mg,所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的容量为20~50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是分别用0.3μm和0.05μm的氧化铝粉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玻碳电极直径为3mm,将4μL3D-PtCu/CNDs/GQDs分散液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晾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是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试时设置示差脉冲伏安法参数为:振幅0.05V、脉冲宽度为0.2s、抽样宽度为0.02、脉冲周期为0.5s。

7.一种基于复合膜修饰电极的L-酪氨酸和多巴胺同时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属传感器包括作为工作电极的复合膜修饰电极;所述复合膜修饰电极包括玻碳基质(5),所述玻碳基质(5)表面修饰有3D-Pt-Cu/CNDs/GQDs纳米复合膜(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玻碳基质(5)的厚度为1.0~5.0mm,所述3D-PtCu/CNDs/GQDs纳米复合膜(6)的厚度为10~25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3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