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控式充电桩和充电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420.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洪辉旭;潘志亮;阮传东;李玉象;吴春林;张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31;B60L5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控 插座 充电信息 主控制器 充电桩 控制继电器模块 充电结束条件 充电端口 发送 充电 充电桩系统 接收服务器 唯一识别码 充电模式 断开电路 接通电路 无线信号 体积小 绑定 可控 预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控式充电桩,包括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绑定的若干分控插座,主控制器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分控插座的插座唯一识别码和充电信息,并已无线信号的方式发送充电信息至目标分控插座,充电信息包括充电模式、充电结束条件;分控插座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充电信息并控制继电器模块接通电路开始充电,当满足预设充电结束条件后控制继电器模块断开电路结束充电。本发明分控式充电桩有益效果在于设备体积小、安装便捷、可控充电端口多、充电端口扩充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控式充电桩和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为了实现绿色出行,人们大多选择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二轮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电动车作为一种经济、方便、节能的代步工具,在我国占有很大的市场,随之而来的电动车充电桩设备也迅速发展。
目前二轮电动车充电桩设备通常采用10路或16路或20路的独立充电设计,以10路为例,这类充电桩包括一个连接市电的主机,从主机中分出10路导线各自连接设在预设位置的充电插座,每路充电插座均可独自通断,通断开关均设置在主机内。
目前此类充电桩存在一些缺陷,第一,充电桩体积偏大,因为需要控制多路充电插座通断,充电桩的主机内集成了各路充电插座的通断开关以及配套的电子元件,导致充电桩的体积无法缩小,使得在预设场所安装充电桩时,还需额外考虑充电桩的安装位置;第二,充电导线太多存隐患,由于通断开关在主机内,故需要从主机中引出充电导线连接每个充电插座,10路也即意味着需要10根充电导线连出去,20路也即意味着需要20根充电导线连出去,充电导线越多随着时间老化后风险、隐患几率也就越大;第三,充电插座数量无法扩充,充电桩出厂后其可控制的充电插座的数量就固定了,无法根据需求的增长而增加充电插座的数量,只能购买新的充电桩;第四,可控的充电插座数量存在上限,因为充电桩集成通断开关的这种结构导致了路数越多主机的体积也就越大,同时也意味着安全隐患的增加,故而实际路数不会设置的太高,目前市面上20路的充电桩已经算很多了。
发明内容
为避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控式充电桩,该充电桩设备体积小、安装便捷、可控充电端口多、充电端口扩充便捷。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控式充电桩,包括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绑定的若干分控插座,主控制器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微控制器模块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连接的移动通信模块、第一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第一微控制器模块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括分控插座的插座唯一识别码、充电信息在内的无线信号,并可通过第一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发送包括充电信息在内的无线射频信号至目标分控插座,充电信息包括充电模式、充电结束条件;分控插座设在主控制器的无线射频信号覆盖范围内,包括底盒、插座面板和设在插座面板背面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微控制器模块以及与第二微控制器模块连接的第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继电器模块;继电器模块的一对常开触点分别连接市电火线和插座火线;第二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充电信息并控制继电器模块接通电路开始充电,当满足预设充电结束条件后控制继电器模块断开电路结束充电。
进一步的,第二电路板还包括与第二微控制器模块连接的用于采集设备状态信息的设备信息采集模块,第二微控制器模块根据预设条件通过第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发送包括设备状态信息在内的无线射频信号;设备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电参数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继电器状态采集模块、插头状态采集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