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609.4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富章;杨朝光;赖时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臂 闸机 红外对射探头 验证装置 旅客 电机 验证 采集 电机控制 身高检测 悬空端 升降 闸门 身高 缓解 申请 安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包括闸机、闸门、通道,红外身高检测单元、中控屏、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支撑臂。所述红外对射探头安装在所述通道的前端,所述支撑臂安装至所述通道的后方,一端与所述通道固定,另一端悬与所述通道中间,所述中控屏与所述支撑臂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闸机及第二闸机设于所述闸机中并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本发明通过红外对射探头确定通道使用者的身高区间后,第一电机控制中控屏升降至对应高度,无需人工引导旅客寻找中控屏进行面相采集,大幅度提高面相采集效率提高通过通道效率,缓解人流密集压力,提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边检查验管理,尤其涉及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日益普及,不同国家、省份、城市、地区的人员交流日益频繁,海关、交通要道、重要场所的门禁、关卡、通道处的人流日见增加,对于通关的效率、流速乃至验放的服务质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通道采集验证旅客信息主要是采用中控屏,现阶段,中控屏一般固定安装于通道的一侧角落,旅客进入通道时需主动转头或通过人工引导去找寻中控屏才能完成面相的采集验证动作,此过程容易导致面相采集的质量不佳,而且当旅客身高高于或低于中控屏一定的高度后,旅客站直无法完成面相的采集验证需要旅客垫高或蹲下降低高度完成采集,及其不方便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技术的有关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通过红外身高测量单元识别获取待检旅客的身高,所述电机驱动中控屏移动至对应的高度,同时中控屏设通过支撑臂设置在通道正中间,旅客进入通道后可直接进行面相采集验证,无需其它动作,采集验证效率高,通道通行效率高。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其包括:闸机、闸门、通道,红外身高检测单元、中控屏、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支撑臂:
所述身高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通道的前端;
所述支撑臂安装至所述通道的后端,一端与所述通道固定,另一端悬与所述通道中间;
所述中控屏与所述支撑臂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中控屏用于面相采集;
所述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设于所述闸机中并与所述支撑臂连接。
为提升和增加验放安全性、警讯反馈和处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旅客的面相采集验放效率,本发明的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还包括如下优化的结构改进,将现有设于通道一侧的中控屏,设于固定于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向通道中间延伸,位于闸门中部的上方,如此,旅客进入通道中,就直面中控屏,无需转头找寻中控屏进行面相采集验证后再转头面相前方通过闸门。有效避免旅客找寻中控屏过程中导致的面相采集质量不佳的问题,采集验证效率快。
为提升和增加验放安全性、警讯反馈和处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旅客的面相采集验放效率,本发明的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还包括如下优化的结构改进,所述红外身高检测单元检测区间有一个最低值H2和一个最高值H1,所述红外身高检测单元实时检测旅客身高H,并对比判定旅客身高所述区域小于H2、H2-H1或大于H1,优选的方案是,检测到旅客身高H,小于H2时,命令电机带动支撑臂及中控屏降至最小值H2,检测到旅客身高值在H2-H1之间时,命令电机带动支撑臂及中控屏降至旅客等高H,测到旅客身高,大于H1时,命令电机带动支撑臂及中控屏上升至最大值H1,此外合理的是,所述中控屏采用超大广角摄像头,在中控屏高度为H2或H1时也能完成身高小于H2或大于H1的旅客的面相采集验证工作。
为提升和增加验放安全性、警讯反馈和处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旅客的面相采集验放效率,本发明的一种旅客快速面相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还包括如下优化的结构改进,设有警报单元,在旅客验证信息时,发现不匹配,则发出警报,控制通道这门锁定,并呼叫工作人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智能配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锁控制装置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