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1444.2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0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尊峰;阮志远;盛凯丽;方平;张芸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B05B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刘潇;刘亚竹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系统,所述雾化系统包括雾化片和雾化池,所述雾化池具有进口、出口和雾化口,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雾化口上,待雾化的液体通过所述进口喷入所述雾化池内,至少部分从所述进口内喷出的液体能够喷射在所述雾化片的背面,所述雾化片能够将喷射至其上的液体雾化,所述进口内喷出的液体部分被所述雾化片雾化后,剩余液体回落至所述雾化池内,并通过所述出口排出,本发明所述的雾化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避免棉棒变色、产生异味、混味和雾化器漏液,且能够对出雾量进行调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雾化器领域,为达到将液体雾化的目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采用棉棒作为吸液通道,然后将棉棒吸收的液体雾化,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棉棒,尤其是棉芯容易变色、产生异味并且容易混淆不同味道;第二,将液瓶倒置在雾化装置上方,采用液体在上的方式,通过重力或压强等作用将液体输入雾化装置,这种液瓶在上、机身在下的雾化器普遍存在漏液问题。此外,现有雾化器还存在结构复杂、适用范围小、出雾量大小调节不便等问题,以上缺点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避免棉棒变色、产生异味、混味和雾化器漏液,且能够对出雾量进行调节的雾化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雾化系统,以解决现有雾化系统结构复杂、适用范围小,容易出现棉棒变色、产生异味、混味和雾化器漏液,且出雾量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雾化系统,所述雾化系统包括雾化片和雾化池,所述雾化池具有进口、出口和雾化口,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雾化口上,待雾化的液体通过所述进口喷入所述雾化池内,至少部分从所述进口内喷出的液体能够喷射在所述雾化片的背面,所述雾化片能够将喷射至其上的液体雾化,所述进口内喷出的液体部分被所述雾化片雾化后,剩余液体回落至所述雾化池内,并通过所述出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待雾化的液体通过所述进口以液态的形式喷出或以气液混合的形式喷出。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位于所述雾化池的侧壁或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进口的对侧。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位于所述雾化池的底面上,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雾化池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位于所述雾化池内。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池上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部插入所述雾化池内部,所述进液管能够向所述雾化池内喷射液体、并在其插入所述雾化池内的端部形成所述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从所述雾化池的底面插入所述雾化池内。
进一步的,调整所述进口喷出液体的流量和水压,使得所述雾化片背面总面积的20%~100%能够与从所述进口喷出的液体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上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分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池通过所述进口与液瓶连接,所述雾化池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液瓶或外部大气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雾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雾化系统在所述雾化池上设置了专门的进口用于向所述雾化池内输入液体,由于未采用棉棒作为吸液通道,因此可以避免棉棒变色、产生异味或容易混淆不同味道的缺点。
(2)本发明所述的雾化系统中的雾化池单独设置,且雾化池设有用于输入液体的进口和输液管,因此可以通过管路等将液瓶中的液体传输至雾化池内,无须将液瓶倒置在所述雾化系统上方,因此,也不存在液瓶倒置带来的漏液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1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溃缩式手动空调控制器
- 下一篇:封装堆叠结构及其制法与载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