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属性对多种类安全带电净距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1534.1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初建祥;邢振华;张旭东;丁聪;张彦彪;侯国柱;倪思远;齐益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G06T19/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验 安全净距 模型属性 带电 检测 电子浏览 检修安全 检验结果 距离误差 设计效率 优化设计 分类 导出 三维 虚拟 修正 安全 施工 保证 | ||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属性对多种类安全带电净距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三维校验空间;设施分类赋值;生成并修正检验结果;生成虚拟净距空间;交叉检测;导出电子浏览格式报告。本方案可按照不同最小安全净距校验种类分别校验,消除不同安全净距分类的校验距离误差,能够优化设计成品质量,提高设计效率,保证工程运行、施工、检修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输变电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型属性对多种类安全带电净距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最小安全净距是指带电部分不会与外界部件与人体发生放电或者触电事故的最小距离,包含多种安全校验类别: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无遮拦裸导体至地面之间等。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校验,是发、输变电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厂、站内所有带电体设施在不同相、接地、断口、运输、交叉不停电检修等运行工况下的安全距离校验,可直接影响到设计方案成立与否。同时,最小安全净距校验同样涉及到工程运行期间检修、技改、运输等人员、车辆、施工的安全。随着科技发展,目前在发、输变电工程中的设计方案各类繁多,设备类型多样化,导致传统的最小安全净距校验已经无法满足各式各样工程设计,直接影响到各阶段工程设计的质量,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施工、运行、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发明一种全方位的最小安全净距校验方法,彻底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带电体校验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常规三维设计软件的内部功能,通过设计人员对每个带电体可能存在带电距离问题的点、线进行校验。由于当前的三维设计软件在最小安全净距校验方面没有独立设计,并不能分析出厂、站内带电体设施和其它附属设施分类,需要人工判断工程中各类设施的属性情况,再进行计算及校验工作,其流程复杂,易出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设计成品质量。具体来说,通过厂、站内设施的三维模型实体进行的碰撞性检察,设施不含属性,无法进行分类,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根据规范中要求的全部分类进行校验,存在校验种类和范围局限;需要设计人员主观判断是否存在不满足要求情况,工程中校验位置数以百计,导致人工操作失误率高;无法通过海拔修正自动生成校验值,影响最小安全净距校验的效率;校验结果无法统一汇总,导致修改过程中丢失关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模型属性对多种类安全带电净距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属性对多种类安全带电净距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三维校验空间;步骤2、设施分类赋值;步骤3、生成并修正检验结果;步骤4、生成虚拟净距空间;步骤5、交叉检测;步骤6、导出电子浏览格式报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步骤1中,所述三维校验空间为具有三个方向的立体空间,用于导入工程所需检测的设施,包括工程所需的带电体设施三维模型、附属设施三维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步骤2中,对导入工程中的三维模型的带电体设置及附属设施进行分类赋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步骤3中,首先生成初步检验结果,然后根据海拔高度生成校正因数,对标准安全净距数据库进行修正,并生成修正后的检验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下式获得校正因数ka:
其中H为海拔高度,m为指数系数,e为自然指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步骤4中,识别带电体设施三维模型,读取步骤3生成的检验结果,即修正后的安全净距数据库,以检测数值为外廓,生成虚拟三维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步骤4.1、选择生成虚拟空间的范围;步骤4.2、识别带电体设施属性;步骤4.3、读取安全净距数据库,筛选安全净距数据库范围值;步骤4.4、定义带电体设施三维模型;步骤4.5、延外廓生成虚拟三维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1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