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1761.4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梁会;帅强强;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L29/08;H04N21/4363;H04N21/41;H04N21/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6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虚拟显示屏 应用集成 服务端 客户端 互联 计算机 终端 传输通道 互联通道 创建 编码数据传输 应用 终端显示屏 编码显示 显示画面 匹配 | ||
1.一种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手机与计算机类终端建立互联通道
手机预先装有手机互联应用及手机三方应用,所述计算机类终端内预先装有车载互联应用;
S20投屏服务端与投屏客户端之间建立投屏传输通道
手机互联应用创建投屏服务端,需要进行投屏和/或反控的手机三方应用集成屏客户端,投屏服务端与投屏客户端建立投屏传输通道;
S30创建虚拟显示屏
获取计算机类终端显示屏显示信息,创建虚拟显示屏;
S40创建并显示与虚拟显示屏尺寸相匹配的界面
手机三方应用在虚拟显示屏上创建并显示与虚拟显示屏尺寸相匹配的界面;
S50编码显示
获取虚拟显示屏显示画面并进行编码,并将编码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类终端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手机互联应用基于跨进程通信方案创建投屏服务端,所述手机三方应用基于跨进程通信方案集成投屏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进程通信方案为:AIDL、TCP或共享内存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包括如下步骤:
S51手机三方应用的投屏客户端获取虚拟显示屏显示画面并进行编码;
S52手机三方应用的投屏客户端将编码后的虚拟显示屏显示画面数据通过投屏传输通道传输至手机互联应用的投屏服务端;
S53手机互联应用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通过互联通道传输至计算机类终端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通过计算机类终端反控手机三方应用时,所述步骤S50之后还包括步骤S60获取并处理输入事件信息,所述步骤S60包括如下步骤:
S61计算机类终端获取输入事件信息并将输入事件信息通过互联通道传输至手机互联应用的投屏服务端;
S62 手机互联应用的投屏服务端通过投屏传输通道将输入事件信息传输至手机三方应用的投屏客户端;
S63 手机三方应用的投屏客户端解析输入事件信息,通过系统API注入至手机三方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1中的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屏触摸事件、终端设备按键旋钮事件、语音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操作两个或两个以上集成投屏客户端的手机三方应用的投屏显示时,所述步骤S50之后还包括步骤S70手机三方应用的前后台切换,所述步骤S70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在计算机类终端上选择需要显示的手机三方应用;
计算机类终端通过互联通道将操作信息传输至手机互联应用;
投屏服务端通过投屏通道将操作信息传输至手机三方应用的投屏客户端,投屏客户端根据操作信息在虚拟显示屏上完成手机三方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在计算机类终端上选择退出当前显示的手机三方应用时,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计算机类终端通过互联通道将退出指令传输至手机互联应用,手机互联应用的投屏服务端停止与手机三方应用的投屏客户端的投屏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互联的三方应用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屏数据包括虚拟显示屏画面、音频及控制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17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设备音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智能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