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盐雾防锈油复合添加剂、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1842.4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文明涛;屈啸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隆润滑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锈油 复合添加剂 抗盐雾 失水山梨醇油酸酯 甲基苯骈三氮唑 高分子成膜剂 苯骈三氮唑 烯基琥珀酸 制备 二壬基萘磺酸钡 重烷基苯磺酸 耐湿热性能 烷基磺酸盐 抗氧剂BHT 抗氧化剂 协同效应 基础油 馏份油 润滑油 配制 合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盐雾防锈油复合添加剂、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润滑油馏份油100份、合成重烷基苯磺酸钡10~40份、二壬基萘磺酸钡5~50份、烯基琥珀酸0.2~15份、失水山梨醇油酸酯0.1~5份、高分子成膜剂5~50份、抗氧化剂0.1~5份、甲基苯骈三氮唑或苯骈三氮唑0.1~3份。本发明中,以烷基磺酸盐、烯基琥珀酸、失水山梨醇油酸酯、甲基苯骈三氮唑或苯骈三氮唑、高分子成膜剂、基础油、抗氧剂BHT为原料,利用各原料间的正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原料的功能潜力,配制同时具有优良抗盐雾和耐湿热性能的防锈油复合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盐雾防锈油复合添加剂、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盐雾性能是封存防锈油的一项重要指标,防锈油标准SH/T 0692规定硬膜防锈油RG和RF中性盐雾336小时,软膜防锈油RE中性盐雾试验168小时,高粘度润滑油型防锈油RD-1中性盐雾48小时。目前在配制防锈油时,需在基础油同时中加入多种功能防锈添加剂,以满足防锈油的抗盐雾和抗湿热等指标。SH/T 0692中防锈油的湿热指标最高是720小时,易达到,但盐雾试验中的氯离子极易穿透防锈油膜引起锈蚀,要达到标准中盐雾指标,需加入大量的强极性添加剂,有些防锈油中添加剂含量高达50%,从而也引起防锈油透明性下降,贮存期间,添加剂容易析出沉积于底部,影响防锈油的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盐雾防锈油复合添加剂、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防锈油由于需要加入大量强极性添加剂导致的添加剂析出而影响防锈油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抗盐雾防锈油复合添加剂,所述防锈油复合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润滑油馏份油100份、合成重烷基苯磺酸钡10~40份、二壬基萘磺酸钡5~ 50份、烯基琥珀酸0.2~15份、失水山梨醇油酸酯0.1~5份、高分子成膜剂5~ 50份、抗氧化剂0.1~5份、甲基苯骈三氮唑或苯骈三氮唑0.1~3份。
其中,烯基琥珀酸包含:十二烯基丁二酸、十四烯基丁二酸和十六烯基丁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化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二仲丁基对苯二胺和二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合成重烷基苯磺酸钡是由人工合成的重烷基苯经磺化后再成盐而制得。本实施例中选用商品名是司盘80(S80)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
高分子成膜剂包括石油树脂、酚醛树脂和醇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特定而适量的成膜剂可使防锈添加剂的吸附膜更致密、更牢固、更抗氯离子及水分子的穿透。
本发明提供的防锈油复合添加剂,以烷基磺酸盐、烯基琥珀酸、失水山梨醇油酸酯、甲基苯骈三氮唑或苯骈三氮唑、高分子成膜剂、润滑油馏份油、抗氧剂BHT为原料,通过润滑油馏份油将上述各种原料溶解后,利用各原料间的正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原料的功能潜力,配制同时具有优良抗盐雾和耐湿热性能的防锈油复合添加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盐雾防锈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00份润滑油馏份油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预设温度使其脱水。
具体而言,润滑油馏份油可以为N32全损耗系统用油、DB-10变压器油等,可以取适量比例的润滑油馏份油放置在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并加热到 60-100℃,优选的加热到80-90℃。
步骤2,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向上述润滑油馏份油中依次加入10~40份的重烷基磺酸钡、5~50份的二壬基萘磺酸钡、0.2~15份的十二烯基丁二酸、0.1~ 5份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0.1~3份的甲基苯骈三氮唑或苯骈三氮唑、5~50 份的高分子成膜剂和0.1~5份抗氧化剂,搅拌预设时间,即可得到抗盐雾防锈油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隆润滑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隆润滑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1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润滑油抗磨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基特种脂肪胺高效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