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巷、跨斜孔电阻率CT成像装置及工作面底板水动态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3171.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卫富;韩进;张同德;翟培合;王怀文;展茂征;施龙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7/06;E21B4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斜孔 电阻率 ct 成像 装置 工作面 底板 动态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矿井智能监测领域,涉及一种单巷、跨斜孔电阻率CT成像装置及工作面底板水动态监测方法,单巷、跨斜孔电阻率CT成像装置包括倾斜钻孔,在倾斜钻孔内布设带有增大金属片的电缆,电缆通过注浆封孔电缆保护装置引出,在巷道内挖电缆沟埋设电缆,在巷道进行支护,成功将电缆输送到数据采集点,在数据采集点将电缆与直流电法仪器连接,采集跨斜孔CT成像数据。该发明原理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井智能监测领域。涉及一种工作面承压水上安全开采方法,特别是单巷、跨斜孔CT成像装置及对底板水动态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我国华北型煤田进入下组煤开采,在开采过程中面临高承压水、高矿压双高威胁,因此,需要对工作面底板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增大工作面底板隔水层,防止工作面底板突水事件的发生。然而,工作面底板虽然经过注浆改造,增大了底板隔水层的厚度,但是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的影响,底板岩层受到破坏,突水事件仍然会发生,对于当前工作面进行的无能化开采技术的实现,仍然是致命性的灾难。因此,工作面开采必须加强工作面底板水情的动态监测,及时为工作面底板突水提供预警技术,为工作面开展无人化开采技术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跨孔成像技术虽能够实现工作面底板水情的监测,但是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不足和缺点:井下施工由空间的影响,钻机移动困难,直立钻孔很难实现,只能采用倾斜钻孔施工技术。环形电极在埋设过程中不容易下落,影响施工效率,同时与岩层接触面积小,数据采集信号弱。该方法在封孔注浆过程中,电缆从注浆孔直接输出,容易在高压注浆过程中,将电缆破坏,中断数据的采集。同时,该方法电缆在巷道底板岩层槽沟里埋设时,由于采空区顶板岩层的下落,将电缆砸断,从而中断了数据的传输。综上所述可知,跨孔成像技术主要是电缆在孔中埋设、环形电极与岩层接触、电缆在孔口输出及在巷道内埋设等问题成为该技术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解决以上问题,跨斜孔电阻率成像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巷、跨斜孔电阻率CT成像装置及工作面底板水动态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小角度倾斜钻孔,该钻孔不仅方便施工,而且可以更多的穿越含水层,为注浆工作面节省工程量,同时,该方法可以解决电缆被破坏,电极接触不良的影响,提高数据的采集质量,保证了井下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精细探查,实现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底板水的动态监测。该发明原理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单巷、跨斜孔电阻率CT成像装置包括倾斜钻孔,在倾斜钻孔内布设带有增大金属片的电缆,电缆通过注浆封孔电缆保护装置引出,在巷道内挖电缆沟埋设电缆,在巷道进行支护,成功将电缆输送到数据采集点,在数据采集点将电缆与直流电法仪器连接,开始采集CT成像数据,对数据进行提取和处理成图后,对工作面底板水进行动态监测,预防工作面底板发生突水事件。所述倾斜钻孔与钻孔的走向与水平倾角夹角一般为25~35度左右。
所述增大的金属片的电缆直接步设到斜孔中,通过注浆将电缆密封于钻孔中,钻孔中电缆长度为160m。
所述增大的金属片间距5m,金属片个数32个,正常金属片0.01cm2增大金属片的表面积为0.03cm2-0.05cm2,增大金属片的表面积使岩层与金属片更好的耦合为一体。
所述注浆封孔电缆保护装置包括底盘,底盘上有注浆孔,电缆孔和螺母孔,与螺母孔相配套的螺母等。
所述底盘用途注浆封孔,内半径50mm,外半径75mm;
所述注浆孔用途注浆,内半径16mm,外半径17.5mm;
所述电缆孔用途输出电缆,注入水泥固定电缆,内半径10mm,外半径12mm;
所述螺母孔用途固定底盘,与螺母配套使用,直径5.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3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