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3407.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泰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株)STI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F27D7/02;F27D7/04;F27D11/02;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韩国大邱广域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窑炉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窑炉。该电窑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侧壁和底部;设置于所述侧壁内表面的电炉丝;贯穿所述侧壁的空气进气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部的排气口;其中,所述空气进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内表面的空气出气口,在垂直所述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空气出气口位于所述电炉丝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所述空气进气通道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形成有所述空气进气通道的所述侧壁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夹角呈锐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窑炉,使得空气在炉体内部循环且均匀加热后由上到下流动直至排出,保证了进入炉体的空气的均匀加热,实现了炉体内部的热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瓷器的烧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窑炉。
背景技术
电窑炉是指用于烧制陶瓷器物的火炉,相对于燃气窑,电窑炉结构无需燃料,操作方法简单且操作安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电窑炉在制陶过程中,单纯地进行电加热无法实现烧制过程中的还原步骤,因此对于青瓷等需要还原步骤的瓷器无法进行烧制。目前针对在烧制过程中增加还原步骤通常是采用投入还原剂,并适当送入空气的方式,而在通入空气时容易引起电窑炉加热室热分布不均的问题。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窑炉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烧制过程中,炉内釉料进行反应后,达到开始产生还原焰的温度即800-900℃时,此时通过还原剂投放口2投入气体,鼓风机3适当送入空气,驱动电机4启动加热室内部的循环风扇5,实现空气的循环。此时,通过循环风扇5的作用,加热室6内部形成了均匀的热分布,从而解决了热分布不均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电窑炉结构,釉料进行反应时所产生的呛人气味通过位于侧壁上的通风窗7进行排放,而侧壁上的通风窗结构容易干扰循环气流,导致该区域的热分布不均匀,依然影响了瓷器的烧制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窑炉,以实现炉体内部气流的循环,保证炉体内部的均匀热分布。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窑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侧壁和底部;设置于所述侧壁内表面的电炉丝;贯穿所述侧壁的空气进气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部的排气口;
其中,所述空气进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内表面的空气出气口,在垂直所述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空气出气口位于所述电炉丝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所述空气进气通道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形成有所述空气进气通道的所述侧壁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夹角呈锐角。
可选地,所述空气进气通道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形成有所述空气进气通道的所述侧壁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
可选地,所述侧壁设置有多个空气进气通道,多个所述空气进气通道的所述空气出气口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在所述底部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
可选地,所述电炉丝沿所述侧壁延伸一周;所述侧壁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电炉丝容置槽,所述电炉丝设置于多个所述电炉丝容置槽中,所述电炉丝容置槽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内表面的开口和位于所述侧壁内部的底面,在垂直所述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底面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
所述空气进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外表面的空气进气口,在垂直所述底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空气出气口位于所述空气进气口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电窑炉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侧壁外表面上的耐热进气管、阻火塞和气动电磁阀;
所述耐热进气管延伸至所述侧壁内部且所述耐热进气管与所述空气进气通道密封相接,所述耐热进气管包括位于所述炉体外部的进气端;所述阻火塞与所述耐热进气管的所述进气端相对,所述气动电磁阀用于驱动所述阻火塞阻塞所述耐热进气管的所述进气端。
可选地,所述耐热进气管涂覆有无机耐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株)STI,未经韩国(株)ST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3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