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碱活化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3447.X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管运涛;张立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C09K17/02 | 分类号: | C09K17/02;C09K17/04;B09C1/08;B01J20/20;C02F1/28;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方艳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炭 层状双氢氧化物 碱活化 复合材料 制法 制备 土壤改良 应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 面源污染控制 预处理 老化处理 面源污染 土壤肥力 原位负载 重金属 氮素 修复 土壤 | ||
1.一种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碱活化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进行了碱活化预处理的生物炭材料;
S2:将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原位负载到所述生物炭材料上,并进行老化处理,得到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碱活化生物炭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具体包括:
S11:将生物质材料用KOH溶液浸泡24~48h,并烘干至恒重;
S12:将烘干后的生物质材料在500~700℃的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热解2~4h;
S13:将热解得到的生物炭进行清洗,并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粉碎、过筛处理后得到所述生物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的KOH溶液的浓度为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生物炭材料的质量比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原位负载到所述生物炭材料上具体包括:
S21:将20a g的生物炭材料加入到100a~200a 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S22:向步骤S2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硝酸溶液,并持续向溶液中鼓入氮气,直至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3~4;
S23:向步骤S2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KOH溶液直至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9.5~10.5,并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至60~80℃;
S24: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向步骤S23得到的溶液中同时逐滴加入Mg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以及KOH溶液,并同时控制溶液的pH值在9.5~10.5之间,以将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原位负载到所述生物炭材料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一步还包括:
S25:将步骤S24得到的溶液在惰性气体氛围下搅拌30~60min,然后将溶液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0~80℃下老化处理24~48h;
S26:采用脱气去离子水对合成的材料进行洗涤、离心;
S27:将离心脱水后的材料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并进行粉碎、过筛处理后得到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碱活化生物炭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中加入的Mg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的总浓度为1mol/L,其中的MgCl2和FeCl3的摩尔比为5:1;进一步地,步骤S24中的KOH溶液的浓度为1.5mol/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6中具体包括:采用脱气去离子水对合成的材料进行洗涤、离心直至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在800~1000μs/cm;进一步地,步骤S27中烘干的温度为60~80℃,过筛的尺寸为0.149~0.45mm。
9.一种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碱活化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碱活化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碱活化生物炭复合材料应用于土壤改良修复和/或面源污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34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