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元荧光高分子微球、二元荧光编码高分子微球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94373.1 申请日: 2019-06-09
公开(公告)号: CN110240716A 公开(公告)日: 2019-09-17
发明(设计)人: 范丽娟;刘江心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8J3/12 分类号: C08J3/12;C08L33/14;C08L65/00;C08K5/357;C09K11/06;G01N15/14;G01N33/543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陶海锋
地址: 215137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球 荧光高分子 荧光编码 高分子微球 制备 发射波长 荧光发射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掺杂 应用 聚对苯撑乙炔 生物分子检测 四氢呋喃THF 流式细胞术 编码策略 干燥处理 医学诊断 聚合物 掺杂量 尼罗红 溶剂 振荡 交联 洗涤 溶解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元荧光高分子微球、二元荧光编码高分子微球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分别将聚对苯撑乙炔聚合物PPE和尼罗红NR溶解于溶剂四氢呋喃THF中;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交联微球先分散在PPE/THF溶液中,得到掺杂PPE的微球;再加入到NR/THF溶液中,经振荡、静置、洗涤、干燥处理后,得到掺杂PPE和NR的二元荧光高分子微球;以调节PPE和NR在APGMA微球上的掺杂量为编码策略,制备得到一系列具有双发射波长和不同荧光发射强度的二元荧光高分子微球,组合得到二元荧光编码高分子微球,具有双发射波长和不同荧光发射强度的二元荧光编码功能,可应用于基于流式细胞术的生物分子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高分子微球、荧光编码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在表面氨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PGMA)微球上掺杂不同的聚对苯撑乙炔聚合物(PPE)和尼罗红(NR)的量,得到一系列PPE和NR双发射波长处具有不同荧光发射强度的荧光编码高分子微球,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对苯撑乙炔聚合物(PPE)是一类共轭聚合物,具有耐光漂白、高热/机械稳定性、低毒性以及结构可调性的优点,已被开发用作多种重要的发光材料。根据结构或形态的调整,PPE的最大发射波长的位置在450~550 nm之间。NR是一种脂溶性有机染料,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发射波长范围在580~700 nm之间,具有荧光性能对溶剂敏感的特点,常被用于细菌或细胞中的脂滴染色。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已有文献报导了将PPE或NR掺杂到某些基质微球中,顺利地得到一些荧光微球。文献Sun, L.; Xu, H.; Shao, Y.; Liu, J.; Fan, L. J.,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luorescent poly(p-phenyleneethylene)covalently coated microspheres with reactive sites for bioconjugation.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9, 540, 362-370.报导了掺杂PPE的高分子荧光微球,是将一种荧光物质掺杂到高分子微球上得到只有一种荧光发射的荧光微球,且仅侧重于研究该荧光微球偶联生物分子的能力;文献Behnke, T.; Wurth, C.;Hoffmann, K.; Hubner, M.; Panne, U.; Resch-Genger, U. Encapsulation ofhydrophobic dyes in polystyrene micro- and nanoparticles via swellingprocedures. 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011, 21 (3), 937-944.报道了通过THF/水溶胀方法将NR封装进聚苯乙烯颗粒内,仅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NR在聚苯乙烯颗粒中掺入率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产物结构稳定的同时掺杂PPE和NR的二元高分子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提供的微球经激发后能发射两种荧光,通过改变PPE和NR的掺杂量,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PPE和NR的荧光发射强度比的荧光编码高分子微球,编码微球具有免疫测定能力。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二元荧光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将聚对苯撑乙炔聚合物PPE和尼罗红NR溶解于溶剂四氢呋喃THF中,配制成PPE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10~80 μmol/L 的PPE/THF溶液和NR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2.8~22.4 μmol/L的 NR/THF溶液;

(2)将表面氨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PGMA微球分散在PPE/THF溶液中,微球与PPE的质量比为308:1~2467:1,常温振荡处理2小时以上,经离心除去上清液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静置24小时以上,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掺杂PPE的荧光高分子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4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