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缸体输送线上断刀自动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4506.5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7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正;周勇;汪建;苏坤;周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9 | 分类号: | B23Q1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曹静 |
地址: | 24108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气缸 断刀 自动检测装置 发动机缸体 接近传感器 检测 活动检测 检测组件 检测条 输送线 缸体 气缸 条板 加工技术领域 对向设置 工位设备 活动安装 检测位置 检测装置 竖直朝下 传送线 输出端 输出轴 支撑架 发动机 架设 残留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缸体输送线上断刀自动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有检测组件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支撑架架设在传送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有固定检测条板和活动检测条板,所述固定检测条板上安装有若干个检测气缸,所有检测气缸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活动检测条板上活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接近传感器,能够对整个缸体的端面的任意位置进行检测,能够满足各种规格的缸体不同检测位置进行检测,做到完全避免孔内残留断刀对下一个工位设备产生影响的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成本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缸体输送线上断刀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发动机生产线上,缸体上需要加工出螺栓孔、油孔及多种安装孔,一些加工工位分别对发动机缸体的不同指定位置进行钻孔,钻孔工位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有可能发生断刀的情况,断刀留在孔内,当该安装孔需要扩孔,带有断刀的安装孔,容易使得扩孔工位的设备造成故障,在一些加工工位之前需要对缸体的安装孔进行检测,查看安装孔内是否存有断刀,否则会使得下一个加工设备发生故障,造成不必要成本浪费,现有处理方式是通过多个固定位置的接近传感器对缸体进行检测,其检测位置固定,不能够根据待检测孔的位置,调整接近传感器的位置,其利用率较低,有可能出现漏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输送线上断刀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缸体输送线上断刀自动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传送线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检测机构,两个所述检测机构的排列方向与传送线的传送线方向平行,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有检测组件和用于驱动检测组件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支撑架架设在传送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有水平安装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的固定检测条板和能够转动安装在固定检测条板上的活动检测条板,所述固定检测条板上水平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检测气缸,所有检测气缸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活动检测条板上活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检测条板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固定检测条板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传送线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活动检测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滑块,所有滑块上也均安装有检测气缸,所有活动检测条板的检测气缸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二接近传感器,活动检测条板上设置有供滑块滑动的条形孔,所有滑块均能够通过螺栓与活动检测条板锁紧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检测条板上固定安装有弧形条板,所述弧形条板的圆心在旋转轴的轴线上,所述弧形条板的所在平面与旋转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活动检测条板的中段安装有与弧形条板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有与弧形条板滑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滑动块上安装有用于锁紧活动检测条板的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监测条板上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圆心在旋转轴的轴线上,所述弧形齿条的所在平面与旋转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活动检测条板的中段与弧形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检测条板上安装有L形升降板,所述L形升降板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与弧形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L形升降板上设置有供弧形齿条滑动的弧形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检测条板上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支撑架设置有若干个供所有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孔,所述L形升降板也设置有与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U形架且其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L形升降板设置有用于避让升降气缸的避让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4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