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4571.8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英;宋文斌;徐炎华;滕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典型 多元 废水 催化 氧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将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送入反应器中,投加H2O2,通入臭氧进行O3/H2O2催化氧化降解典型多元酚反应。本发明能有效去除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中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将酚类化合物氧化生成甲酸等小分子酸、CO2和H2O,降低急性毒性,并提高可生化性,且不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煤化工技术可缓解我国能源压力,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属于难处理的高浓工业废水。该类废水中所含酚类物质的质量占总有机污染物质量的30%,是导致废水难降解、高毒性、可生化性差及处理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影响煤化工废水治理的整体效果。酚类化合物是难降解高毒性有机物,如苯二酚,均属于原型质毒物,是一种有毒和致癌的污染物。酚类物质可以通过与皮肤、黏膜等器官的接触进入生物体内,引起组织的损伤和坏死;会强烈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繁衍速率,破坏水环境的均衡。尤其是多元酚对微生物菌体活性的抑制作用远大于单元酚对其的抑制作用,严重影响后续生物系统的处理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煤化工废水中的多元酚类有机物,是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目前,含酚类物质的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通常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代谢作用处理有机污染物。但该工艺占地体积大,对微生物的选取要求较高,不适宜直接对毒性强的废水进行处理。物理法是通过物理的方法去除污染物,主要是去除染料分子、降低金属盐含量,多用于染料废水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吸附、萃取、液膜等方法。但其中吸附法具有脱附能耗高、脱附产物难利用等缺点,萃取法中萃取剂一般价格昂贵,且萃取过程中的副反应和损失导致萃取剂无法回收利用,液膜法的操作技术要求高、液膜稳定性能未彻底解决,因此无法在工业上广泛地推广应用。化学法是利用物质间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的方法,包含沉淀法、还原法、光催化法、高级氧化法等。但其中沉淀法在实际操作中处理的出水结果并不理想,还存在操作工艺繁琐、产品效果不稳定、废水难处理的问题,电解法能耗及成本较高,光催化法存在催化剂稳定性差、效率低等缺点。
O3/H2O2催化氧化法是一种高效、较成熟的处理工业废水的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利用O3与H2O2间的协同作用,产生更多的具有强氧化性的·OH,能有效降解酚类有机污染物,具有操作简便、能快速降解污染物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工业废水的处理方面广泛推行。利用O3/H2O2催化氧化有机废水,能够有效去除难降解的酚类化合物,满足处理要求,可用于处理煤化工高浓有机废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将含典型多元酚类废水送入反应器中,投加H2O2,通入臭氧进行O3/H2O2催化氧化降解典型多元酚反应。
优选臭氧O3投加质量与废水的体积比为50~300mg/L;每1000mg/L的废水COD中双氧水的投加量为0.5~2ml。
优选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5℃~45℃;反应时间为2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4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元检测控制装置的智能高速公路运行调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