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培养提高微藻油脂产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5132.9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肖钧木;赵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率 微藻油脂 微藻 培养基 藻粉 对数生长期 微藻种子液 种子液培养 培养条件 培养藻液 生物柴油 微藻生长 油脂原料 稳定期 藻细胞 种子液 称重 积累 | ||
1.一种共培养提高微藻油脂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液培养:以BG-11培养基分别培养两株微藻,待微藻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期收集藻细胞,作为种子液;
(2)共培养:在BG-11培养基中同时接入步骤(1)培养的两株微藻种子液,进行共培养;
(3)共培养微藻的收集:将培养至稳定期的共培养藻液通过离心及冷冻干燥的方法获得干藻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株微藻种类为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FACHB-1821)和胶树小球藻Heveochlorella sp.(MK82918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500~4000lux,摇床转速为150r/min,培养温度为25±1℃,维持体系pH为6.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G-11培养基成分为NaNO3 1.5g/L,K2HPO4 0.04g/L,MgSO4·7H2O 0.075g/L,CaCl2·2H2O 0.036g/L,柠檬酸0.006g/L,柠檬酸铁胺0.006g/L,EDTANa2 0.006g/L,Na2CO3 0.02g/L,A5微量元素1.0mL/L,诱导剂(植物激素黄腐酸FA25mg/L,褪黑素MT 10μmol/L,茴香醚BHA2m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5微量元素由H3BO3 2.86g/L,MnCl2·4H2O 1.81g/L,ZnSO4·7H2O 0.222g/L,Na2MoO4·2H2O 0.39g/L,CuSO4·5H2O 0.079g/L,Co(NO3)2·6H2O 0.0494g/L配置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葡萄糖C6H12O6 10g/L作为碳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共培养体系内两株微藻的初始细胞总密度为1.00×106~4.00×106cells/mL,两株微藻的密度比例为1:3~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冷冻干燥的方法为将藻液置于-80℃冰箱(Thermo Scientific 900 Series)冷冻过夜,然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SIM FD5-12)中冷冻干燥48h得干藻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中所得藻粉称重后,用Bligh&Dyer法测定油脂含量,再通过计算获得油脂产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1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