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5251.4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华;陈刚;权军宗;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王巍敏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连浇炉 炼钢连铸 烘烤 中间包渣 加盖 开浇 炼钢技术领域 侵蚀 调度生产 炼钢生产 液面钢水 液面控制 层厚度 冲击区 观察孔 中间包 包盖 包液 温降 渣线 烦恼 视线 停火 生产 检查 制定 | ||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制定合理的中间包烘烤制度,烘烤时间按2‑3小时控制,中包采用加盖生产,可缩短中包停火至开浇的等待时间,同时降低中包的温降,确保开浇中包烘烤温度≥900℃,中间包渣层厚度按≤70mm控制,减少对中间包渣线的侵蚀。该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通过使用中包加盖生产后,为确保中包检查视线,将中包盖两侧留观察孔,加强调度生产组织,稳定中包液面控制,减少冲击区液面钢水波动对渣线的侵蚀,同时中包按≥600mm液面控制,提高了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降低了炼钢生产成本,免去了使用者的烦恼,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
背景技术
连铸即为连续铸钢的简称,在钢铁厂生产各类钢铁产品过程中,使用钢水凝固成型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模铸法和连续铸钢法,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连铸技术是一项把钢水直接浇注成形的先进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连铸技术具有大幅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节约能源等显著优势,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和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
传统的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少,生产过程中消耗大,连续铸钢成本高,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故而提出一种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具备提高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降低炼钢生产成本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少,生产过程中消耗大,连续铸钢成本高,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降低炼钢生产成本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定合理的中间包烘烤制度,烘烤时间按2-3小时控制,中包采用加盖生产,同时降低中包的温降,确保开浇中包烘烤温度≥900℃;
2)中间包渣层厚度按≤70mm控制;
3)加强对中间包溢渣口的维护,规范中间包溢渣操作;
4)中间包覆盖剂按≥5袋/炉使用;
5)使用中包加盖生产后,为确保中包检查视线,将中包盖两侧留观察孔;
6)加强调度生产组织,稳定中包液面控制,同时中包按≥600mm液面控制;
7)调度做好钢水温度和周期协调,减少因温度高降液面和堵流次数;
8)优化制定中包下线判定标准,控制冲击板剩余厚度<50mm,墙子工作层厚度<30mm;
9)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到90炉以上。
优选的,步骤3所述在溢渣前处理溢渣口时防止操作失误对其造成损伤。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炼钢连铸中包连浇炉数提升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介质生产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二炼钢中包连浇炉数深化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