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刀型扶梯及垂直电梯与站厅底板的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5507.1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劲松;杨志豪;殷爽;邢敏;曾毅;赵从栋;倪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E04F11/02;B66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电梯 扶梯 底板 剪刀型 顶面 纵框 角柱 站厅 孔洞 延伸 连接结构 站台底面 出站 底面 轨道交通车站 设计技术领域 传力结构 受力性能 荷载 变截面 横框梁 转角处 边距 轿厢 站台 支撑 紧贴 分担 疏散 架设 乘客 侧面 贯穿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刀型扶梯及垂直电梯与站厅底板的连接结构,沿纵框梁的高度方向贯穿有垂直电梯,垂直电梯的底面延伸至站台底面,顶面延伸出站厅底板的顶面,垂直电梯的转角处设有角柱,角柱支撑在纵框梁下,站厅底板架设在纵框梁上从而形成传力结构,沿横框梁方向在垂直电梯的侧面紧贴有剪刀型扶梯,剪刀型扶梯的底面延伸至站台底面,顶面延伸出站厅底板的顶面。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仅能满足瞬时疏散乘客的需求还能令剪刀型扶梯及垂直电梯边距侧站台宽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确保扶梯孔洞及垂直电梯孔洞处的受力性能满足要求;角柱既能支撑垂直电梯轿厢还能分担纵框梁的变截面处所受荷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刀型扶梯及垂直电梯与站厅底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岛式车站中,当上下行列车同时到站时客流量剧增,如何快速分散、运输乘客一直是设计人员不断钻研的技术问题。常用的车站内竖向交通包括扶梯、楼梯及垂直电梯,如何在保证运输需求、竖向交通边距侧站台宽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站厅底板在垂直电梯孔洞及扶梯孔洞处的受力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剪刀型扶梯及垂直电梯与站厅底板的连接结构,在保证运输需求、竖向交通边距侧站台宽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确保站台底板在扶梯孔洞及垂直电梯洞口处的受力性能满足要求。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剪刀型扶梯及垂直电梯与站厅底板的连接结构,站厅底板的两侧支撑在衬砌结构牛腿上,并与所述衬砌结构牛腿铰接连接,所述站厅底板下支撑有交错的纵框梁及横框梁,所述纵框梁与所述横框梁的交错处设有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纵框梁的高度方向贯穿有垂直电梯,所述垂直电梯的底面延伸至站台底面,顶面延伸出所述站厅底板的顶面,所述垂直电梯的转角处设有角柱,所述角柱支撑在所述纵框梁下,所述站厅底板架设在所述纵框梁上从而形成传力结构,沿所述横框梁方向在所述垂直电梯的侧面紧贴有剪刀型扶梯,所述剪刀型扶梯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站台底面,顶面延伸出所述站厅底板的顶面。
相邻的所述角柱上搭设有次梁,所述次梁支撑在所述纵框梁下。
所述纵框梁与所述垂直电梯的交接处呈变截面。
所述垂直电梯的一侧位于所述纵框梁外,所述次梁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横向次梁及一个纵向次梁,所述横向次梁搭设在相邻的所述角柱上,所述纵框梁搭设在所述横向次梁上,所述纵向次梁架设在相邻的所述角柱上且位于所述纵框梁的一侧,所述纵向次梁的两端搭设在相邻的所述横框梁上。
所述剪刀型扶梯由两部相互错位且紧贴的扶梯构成,所述站厅底板上对应于所述剪刀型扶梯的位置处开设有扶梯孔洞,所述扶梯孔洞上对应于两部所述扶梯的尾部位置处悬挑有板带,所述板带下支撑有板带次梁,所述板带次梁锚入所述纵框梁及所述横框梁内。
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仅能满足瞬时疏散乘客的需求还能令剪刀型扶梯及垂直电梯边距侧站台宽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确保扶梯孔洞及垂直电梯孔洞处的受力性能满足要求;角柱既能支撑垂直电梯轿厢还能分担纵框梁的变截面处所受荷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站厅底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所示,图中标记1-19分别表示为:衬砌结构牛腿1、纵框梁2、横框梁3、框架柱4、垂直电梯孔洞5、角柱6、角柱7、角柱8、角柱9、站厅底板10、板带次梁11、横向次梁12、横向次梁13、纵向次梁14、横框梁15、扶梯孔洞16、板带17、板带18、主筋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