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5691.X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靖华;叶荣松;黄陈香;王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预处理系统 营养盐 湿地 水生植物 生态湿地系统 污染水体净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质净化系统 修复 初步净化 多级分层 过滤净化 收支平衡 水生动物 水体自净 污染固体 有机质 进水处 水中 阻拦 微生物 沉淀 过滤 水体 河道 水源 净化 吸收 积累 污染 转化 | ||
1.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包括水体预处理系统和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预处理系统设置于湖边的湿地进水处用于初步净化进入水源,水体预处理系统对流入湿地的河道进行梯形多级分层处理过滤,水体预处理系统包括呈现水体高度递减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相连;所述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湿地植物净化、水生动物净化和微生物净化,湿地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湿地植物构成立体净化结构分布于湿地水体中,所述水生动物包括鱼类、壳类软体动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水体预处理系统中的第一处理池为过滤池,第一处理池设置有过滤格栅,过滤格栅根据过滤孔径依次设有多组,过滤格栅的过滤孔径逐渐减小,通过物理过滤的方式,利用过滤格栅阻隔固体垃圾进入生态湿地净化系统,进行前端预净化;第二处理池为沉淀池采用中间高、四周高度逐级递减的梯田形式,通过多级跌落沉淀泥沙和附着于泥沙上的COD,实现初步净化;第三处理池为池底设置有曝气管并连接充氧设备,增加水体含氧量,加快COD污染物的去除,同时增强水生生物活性,水体经过第三处理池流入湿地中进行净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水体预处理系统中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的池底地基由下而上依次为土壤层、细砂层、水泥层和陶粒层,陶粒层容易在处理池内容易形成微生物膜,有助于水质净化;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均设有排污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包括荷花、芦苇、香蒲、荷花、萍蓬草、菰、水葱、芦竹、菖蒲和蒲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植物包括水鳖、浮萍、紫背浮萍、凤眼莲和大薸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苦草、水藓、轮叶黑藻、聚草或金鱼藻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包括鳜鱼、鲢鱼、鳙鱼、青鱼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类软体动物包括青虾、椭圆萝卜螺、方形环棱螺、珠母贝、三角帆蚌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是放线菌、芽孢菌为主的多株活性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新型生物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6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