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罩铰链结构以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5757.5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陈涛;张强;杨良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7/00 | 分类号: | E05D7/00;E05D11/00;E05F3/02;E05F3/2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地址: | 40112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铰链 结构 以及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 ||
1.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主要包括:发动机罩(1)、基座(2)、支撑组件、活动组件以及气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安装于发动机罩(1)上,所述基座(2)安装于车身上,所述气缸(3)底端安装于车身上,所述气缸(3)伸缩端安装于活动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基座(2)上,所述支撑组件与活动组件相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臂(4)、支撑杆(5)、弹簧(6)以及缓冲垫(7),所述支撑臂(4)一端与基座(2)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5)一端插装于支撑臂(4)内部,所述支撑杆(5)另一端与活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弹簧(6)插装于支撑臂(4)内部,所述弹簧(6)一端与支撑臂(4)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7)安装于支撑杆(5)底端;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件(8)、滑道固定件(9)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柱(10);
所述活动件(8)一端与支撑杆(5)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滑道固定件(9)安装于发动机罩(1)上,所述活动件(8)另一端与滑道固定件(9)另一端活动连接,一对所述限位柱(10)安装于活动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与车身的连接处以及滑道固定件(9)与发动机罩(1)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11)以及螺母(12),所述螺栓(11)插装于基座(2)与车身的连接处,以及滑道固定件(9)与发动机罩(1)的连接处,所述螺母(12)套装于螺栓(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底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座(13)以及固定轴(14),所述固定座(13)套装于气缸(3)底端,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4)插装于气缸(3)底端,所述固定轴(14)两端与固定座(13)侧壁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基座(2)顶端呈三角形状,所述基座(2)底端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径与螺栓(11)大小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支撑组件以及活动组件上涂装有耐高温防腐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0)上设有卡接柱(15),所述卡接柱(15)呈圆柱状,所述卡接柱(15)内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限位柱(10)相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固定件(9)顶端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圆形通孔内径与螺栓(11)大小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固定件(9)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滑道固定件(9)上开设有椭圆形滑槽,所述椭圆形滑槽的宽度与限位柱(10)外径相匹配,所述滑道固定件(9)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柱(10)相互对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套装于螺栓(11)上,所述垫片夹设于螺栓(11)与螺母(12)之间。
9.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铰链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7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