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n2.24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5818.8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宽;王忠宇;何珍红;刘昭铁;王伟涛;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C3/16 | 分类号: | C01C3/1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n base sub 2.24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2.24(NCN)3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按照In:N摩尔比为1:1~1:40,将铟源和氮源充分混合于溶剂中,然后蒸干溶剂,所得固体混合物在焙烧气氛中500~700℃焙烧1~5h,即得到高纯度In2.24(NCN)3粉体。其中所述铟源为氧化铟、碘化铟、硝酸铟、氯化铟中任意一种;所述氮源为尿素或三聚氰胺;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丙酮中任意一种;所述焙烧气氛为氩气或氦气。本发明方法具有原料来源范围广,生产工艺环保、操作简便、安全,产品纯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n2.24(NCN)3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氰胺是一类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材料,在发光材料中,金属氰氨化物作为性质优异的晶体材料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对于金属氰氨化物的制备,已经有一些文献报道。例如:Tang等人(A ferromagnetic carbodiimide:Cr2(NCN)3,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10,49(28):4738-4742)在2010年成功的合成了Cr2(CN2)5,并深入研究了该物质在磁性材料方面的应用。2011年Krings等人(α-SrCN2:Eu2+-A novelefficient orange-emitting phosphor,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1,23(7):1694-1699)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出α-SrCN2、β-SrCN2材料以及β-SrCN2:Eu2+和α-SrCN2:Eu2+发光荧光粉。其制备的发光荧光粉主要发红橙光,使其在白光LED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纪元。由于氰氨基本身具有发光性能,其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后,使其对光具有较强的吸收,金属离子间能量传递过程加快,使这类材料在发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另外,在碱土金属中,氰氨基呈线性排列方式与碱土金属离子直接相连,这种连接方式,导致碱土金属氰氨化物变为间接带结构,禁带宽度发生很大的变化,使这类材料拥有了足够大的晶格空间来接纳激活剂的基态和激发态。这一优异特性,使它成为重要的发光基质材料以及光催化剂材料。
随着对这类材料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发了多种制备方法。目前,金属氰氨化物的主要制备方法有:1)高温固相法;2)有机金属前驱体法;3)溶胶-凝胶法;4) 静电纺丝法等。虽然,合成方法众多,但对In2.24(NCN)3化合物的报道甚少。
1995年Dronskowski(In2.24(NCN)3and NaIn(NCN)2:Synthesis and CrystalStructures of New Main Group Metal Cyanamides,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B,1995, 50(8):1245-1251)首次以InBr和干燥NaCN为原料,在真空安瓿瓶中400℃下保持一周。然后,转移到另一个安瓿瓶中,再在400~500℃梯度下保持一个月,即在安瓿瓶较冷的部位得到In2.24(NCN)3粉末。该方法首次得到了In2.24(NCN)3单晶产物,但耗时长,不易量产,且所用安瓿瓶危险系数高。更重要的是InBr原料难以得到,而NaCN原料有剧毒,反应过程中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Br2等。因此,该过程对环境不友好,没有规模化生产的前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