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爆发的复配处理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6389.6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夏德春;郑翔;吕树光;郑立新;孙雪诚;隗收;徐敏;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3/02;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素萍;徐关寿 |
地址: | 310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剂 复配 富营养化水体 水华 吸附 水体 海藻酸钠 包埋 制备 预防 生物降解有机物 好氧微生物 壳聚糖凝胶 过氧化钙 聚乙二醇 凝胶小球 吸附效果 释放 混和物 溶解氧 有机物 质量比 底泥 缓释 内源 小球 氧气 污染物 复合 河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爆发的复配处理剂,所述复配处理剂为质量比1:0.5~2的海藻酸钠包埋壳聚糖凝胶小球和海藻酸钠/聚乙二醇4000复合包埋纳米过氧化钙凝胶小球混和物。以及制备该复配处理剂的方法。本发明的复配处理剂处理富营养化水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有效吸附水体中的磷,并对底泥中释放的内源磷也具有吸附效果;吸附水体中的有机物;增加河道底部溶解氧浓度,提供好氧微生物良好环境,达到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目的;最终实现预防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爆发。本发明的复配处理剂具有缓释的效果,能够持续吸附处理污染物和释放氧气,从而使水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包括海藻酸钠包埋壳聚糖凝胶小球的制备和海藻酸钠/聚乙二醇4000复合包埋纳米过氧化钙凝胶小球的复配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日益增加。化工原料的过度使用、废物的任意排放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合理处置等,使得水体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其中,由于排水管网的渗漏和不完善的雨污水截流,大量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向自然水体的排放更使得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严重破坏了原有自然水体的生态平衡,导致黑臭河体的发生。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流夹带冲击物和水生生物残骸在河流、湖底的不断沉降淤积,水体会从平营养型过渡为富营养型,但这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而人类的活动则加速了这一演变过程,导致了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结构组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并将水体中的溶解氧消耗殆尽,导致其它动植物及微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变黑发臭,并产生大量的毒素,而这些毒素则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治理中一个十分棘手且代价昂贵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污染源的复杂性及营养物质难以去除。对于外源性营养物质一般通过制定排放标准、水质标准、实施截污等行政性或工程性手段来控制,而内源性营养物质的去除则由于输入到河流、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非常复杂而变得十分困难。因此针对上述含有大量内源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物质的富营养化水体,开发低耗、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成为现阶段水体环境治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相较于氧化处理、生物处理等技术,吸附法具有高效、持久,经济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
对于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一方面需要控制并消除水体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及氮、磷等内源污染物,另一方面亟需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机制,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体底部溶解氧水平,改善水体微生物生存环境,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也因此成为了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本发明着力于开发一种预防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爆发的处理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环境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爆发的复配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复配处理剂中的海藻酸钠包埋壳聚糖凝胶小球和海藻酸钠/聚乙二醇4000复合包埋纳米过氧化钙凝胶小球抑制水华爆发、保持水体一定的溶解氧量、且有助于底泥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预防水体变黑变臭,从而达到预防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爆发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6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