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吸附、除去物质的吸附性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6511.X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菊地敦纪;永泽拓也;几井隆介;佐藤正史;古月文志;坂田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井上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G21F9/12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混合物 纳米纤维素 发泡体 复合体 吸附性 吸附 液态原料混合物 分散介质 靶物质 捕集物 络合物 吸附剂 制造 成形 水分散性树脂 原料制备工序 成形工序 干燥工序 高效制造 机械发泡 水系液体 交联剂 起泡剂 发泡 基材 加热 蒸发 | ||
1.一种吸附性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含有由能够吸附、保持靶物质的吸附剂和纳米纤维素形成的复合体的吸附性发泡体的方法,其包括:
得到含有水系液体分散介质、水分散性树脂、交联剂、起泡剂以及由能够吸附、保持靶物质的吸附剂和纳米纤维素形成的复合体的液态原料混合物的原料制备工序;
使所述液态原料混合物机械发泡而得到发泡混合物的发泡工序;
在基材上使所述发泡混合物成形为片状的成形工序;和
对成形为片状后的所述发泡混合物进行加热而使所述分散介质蒸发的干燥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性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料制备工序、发泡工序、成形工序的至少一部分工序中,向液态原料混合物或发泡混合物中进一步配合气泡稳定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附性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分散性树脂为选自氨基甲酸酯乳液、(甲基)丙烯酸类乳液、乙烯乙酸乙烯酯乳液中的一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附性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起泡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气泡稳定剂为使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析出的金属阳离子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性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起泡剂为具有碳原子数为12~18、不饱和度为2以下的烃基的磺基琥珀酸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性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吸附、保持靶物质的吸附剂为普鲁士蓝。
7.一种吸附性发泡体,其是含有由能够吸附、保持靶物质的吸附剂和纳米纤维素形成的复合体的吸附性发泡体,其中,
吸附性发泡体的厚度为2mm以下,
吸附性发泡体的气泡的大小为20~250μm,
吸附性发泡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具备厚度为1μm以下的表皮层,
表皮层是与发泡体中央部分相比为高密度的区域,
所述吸附性发泡体能够吸附、除去所述靶物质。
8.一种吸附、除去靶物质的方法,其中,使用通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吸附性发泡体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性发泡体来吸附、除去所述靶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井上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未经日本井上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65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