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7183.5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凤成;李义连;丁俊霞;杨森;董林林;王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B01D53/78;B01D53/4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台体 下台体 风机 配药 通风管道 下端 柱体 有机污染土壤 单向进气阀 挥发性 车间废气 处理系统 有机废气 连通 可拆卸连接 修复 风机连接 进液管道 均匀排布 上端固定 外侧边缘 系统成本 车间 上端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风机、箱体和配药间,所述风机、箱体和配药间均设置在车间内,所述箱体包括上台体、柱体和下台体,所述上台体的下端与柱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柱体的下端与下台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台体的外侧边缘上设置若干均匀排布的单向进气阀,车间内的有机废气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下台体内,所述风机位于上台体的上方,所述风机和上台体之间设置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风机连接,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上台体连通,所述下台体的下端通过进液管道与配药间连通,所述配药间内放置能与有机废气发生反应的反应液。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有机污染土壤异位修复过程中,需要将污染土壤挖出运至修复车间,之后采用物理、化学或微生物等修复技术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一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组分不可避免的挥发到车间空气中,若将这些挥发性有机污染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目前应用于土壤修复车间净化技术主要是活性炭吸附。但活性炭吸附缓慢,需要活性炭量巨大,吸附饱和后更换新的活性炭成本较高,操作不方便,且产生大量固体废物;另外,活性炭对有机气体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对某些有机气体不产生吸附作用。
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廉、运行高效、操作简便且对有机气体的处理不具有选择性的土壤修复车间有机气体净化系统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高效的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风机、箱体和配药间,所述风机、箱体和配药间均设置在车间内,所述箱体包括上台体、柱体和下台体,所述上台体和柱体均为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下台体为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上台体的下端与柱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柱体的下端与下台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台体的外侧边缘上设置若干均匀排布的单向进气阀,车间内的有机废气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下台体内,所述风机位于上台体的上方,所述风机和上台体之间设置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风机连接,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上台体连通,所述下台体的下端通过进液管道与配药间连通,所述配药间内放置能与有机废气发生反应的反应液。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内壁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托架,所述托架的上方放置多孔材料板,自下而上排列的多孔材料板的截面积依次增大,所述多孔材料板上开设若干均匀排列的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室,所述控制室设置在车间外,所述控制室包括单片机和显示屏,所述单片机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上台体的上端设置PID气体探测器,所述PID气体探测器用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所述PID气体探测器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来显示PID气体探测器检测到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将有害气体的浓度数据发送给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道上设置进液阀和输液泵,所述进液阀和输液泵与单片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水处理站,所述污水处理站设置在车间外,所述污水处理站通过排液管道与下台体的下端连接,所述排液管道上设置排液阀,所述排液阀与单片机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节能减排:相比于目前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饱和后会产生大量固废的缺点,本发明反应介质为液相,药剂成本低廉,制作和运行成本低,且废气处理后的溶液可就地排入修复工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染物在工地内消除,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部分处理后的污水还可以作为循环水再次利用,做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7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材料棒料预清洗柔性夹持装置及夹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通风洗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