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复配的智能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7826.6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臻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智能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复配的智能筛选方法,包括植物中药成分配伍、西药高通量组合、复合配伍、第一次筛选和利用大数据处理第二次筛选。本发明植物复配的智能筛选方法有机地融合了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和西药组合式高通量筛选平台技术的理念精华,在技术上多层面地创新突破,经过多轮筛选,精准定位配方中各植物提取物的使用剂量,并将其机理机制研究深入到分子、细胞生物学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复配的智能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医上,当应用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就需要选择其他的药物进行合理的配伍或将两种有效的药物配在一起,从而获得1+12的效果。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最初治疗疾病多采用单味药物。随着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对药性特点的不断明确,用药也由简到繁,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配伍既能照顾复杂病情,又可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因而被广泛采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最早总结了中医配伍用药的规律,指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视之。”除单行是指单用一味药治病外,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都属药物配伍应用的范畴。
但是,在西医上,为达到药效,一般会进行高通量药物的合理组合,以达到1+12的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植物药物复配的筛选方法不够科学、高效,一直存在无法找到最佳配合或比例的难题。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植物复配的智能筛选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复配的智能筛选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药物复配的筛选方法不够科学、高效,一直存在无法找到最佳配合或比例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植物复配的智能筛选方法,包括:
步骤一:植物中药成分配伍:首先,分别测定待配伍植物中药各成分的单一化合物生物效应使用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测定得到的待配伍植物中药各成分中的单一生物效应使用剂量,待配伍植物中药各成分的任意组合形成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分别配置成一个等效应比的混合溶液,分别测定该混合溶液的生物效应浓度;接着,根据该混合溶液的生物效应浓度计算得到等效应比时的联合生物效应指数TU1∶1;最后,分别测定等效应比时联合生物效应的,最佳生物效应点;
步骤二:西药高通量组合:采用基于荧光猝灭方法分别检测待组合的西药通量;
步骤三:复合配伍:首先,将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组合以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变量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构建具有各组分不同投料比例的差异样品;然后,通过药效学药效数据获得各差异组合的药效数据,分析各差异样品各组分含量与药效间的关联性,明确各组分对药效贡献及其主次关系;
步骤四:第一次筛选:在步骤三中选择各组合中对药效贡献比例大及处于主要关系的组分,利用七种标准菌株,杀菌或抑菌滞后的荧光检测方法或通量检测方法,根据通量数据,筛除不少于一半通量活性较低的组合方案;
第五步:大数据处理:构建大数据处理模型,利用大数据处理模型在众多配伍中找出最优的配伍结果,来确定药物活性范围。
优选地,所述植物中药成分配伍的步骤如下:
步骤(1):单一化合物生物效应浓度的测定
依据GB/T 15441-1995的测试方法,以明亮发光杆菌为指示生物,分别测定A、B、C......等植物中药成分的单一毒性;
步骤(2):等效应比时联合生物效应的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臻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臻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7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