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激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8495.8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圆圆;杨子健;黄剑平;李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杜冠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拉件 驱动组件 培养槽 体外培养装置 驱动电机 细胞生长 牵拉杆 控制系统 培养组件 牵拉膜 底膜 底座 刺激 方案装置 密封连接 预设距离 上开口 移动 牵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刺激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装置,该刺激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控制系统;培养组件包括培养底座和牵拉件,所述培养底座上开设有上开口的培养槽,所述培养槽的槽底贴设有底膜,所述牵拉件面向所述培养槽槽底的底面上贴设有牵拉膜,所述牵拉膜和所述底膜密封连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牵拉杆,所述牵拉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牵拉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牵拉杆驱使所述牵拉件在所述培养槽中移动;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使所述牵拉件移动预设距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装置结构简单,并能精确控制牵拉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激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外周神经损伤修复是组织工程、康复工程、神经外科等都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外周神经损伤修复主要是通过组织工程学、自体移植等方法将组织工程支架、血管、其他神经束植入缺损的神经处进行神经修复。其中,“自体移植”被视为外周神经损伤临床治疗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往往受限于供体来源,其供体限制比较大且代价也很大;而组织工程学的方法可通过设计合适的组织工程支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诱导神经再生,即组织工程支架可以营造适合神经再生的环境,并依靠受损神经再生修复,但此方法可以修复的缺损有限。
针对组织工程中的这一问题,目前已有通过电刺激、力学刺激、化学诱导等体外培育并获取神经束的技术,而且这些方法已经实验证明能有效促进体外神经的再生和神经轴突的生长。然而,现有的用于体外培育并获取神经束的装置大都结构复杂、组装繁琐,且不能够实现精准和长段的牵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刺激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体外培养装置结构复杂、组装繁琐,且不能够实现精准和长段的牵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刺激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装置,包括:
培养组件,包括培养底座和牵拉件,所述培养底座上开设有上开口的培养槽,所述培养槽的槽底贴设有底膜,所述牵拉件面向所述培养槽槽底的底面上贴设有牵拉膜,所述牵拉膜和所述底膜密封连接;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牵拉杆,所述牵拉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牵拉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牵拉杆驱使所述牵拉件在所述培养槽中移动;以及,
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使所述牵拉件移动预设距离。
可选地,以朝向所述驱动电机的方向为前方,所述培养底座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的前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板、自所述底板的后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后板、自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两相对侧板,所述底板、所述前板、所述后板、以及两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培养槽;
所述牵拉件包括滑动块和牵拉块,所述滑动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滑动连接,所述牵拉杆活动穿设所述前板后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上远离所述牵拉杆的一侧设有嵌槽,所述牵拉块适配嵌置在所述嵌槽中。
可选地,所述牵拉块的面向所述培养槽槽底的底面呈与所述培养槽槽底相切的弧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牵拉膜在远离所述牵拉杆的一端伸出,且伸出部分的所述牵拉膜与所述底膜密封粘接。
可选地,所述培养底座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培养组件还包括培养盖,所述培养盖与所述培养底座适配盖合,所述培养盖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贴覆有透明膜,所属透明膜上开设有若干气孔。
可选地,所述前板的内壁上和所述后板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培养盖的前后两端均搭接在所述限位台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