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生植物栽培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8615.4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存;何明珠;安志山;鱼燕萍;胡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栽培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生植物栽培装置及方法,属于沙生植物栽培领域。上述栽培装置包括套筒、钻头和传动轴;传动轴与钻头连接,传动轴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套筒套设在钻头上;套筒和/或传动轴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能够限制传动轴朝靠近套筒的方向运动。本发明可有效改进西北干旱区流沙环境防护林栽植过程中的技术堡垒和弊端,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将苗木种植过程机械化和标准化。第二,与传统依靠自然降水的种植思路相比,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沙丘深处湿沙层储存的水分,增加植物持续性水分供给,使得种植过程“一劳永逸”。第三,本发明可依据当地湿沙层深度和种植物种的不同,通过更换嵌套式垂直螺旋钻头规格,继而调节植物种植坑规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生植物栽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沙生植物栽培装 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众多生态整治措施中,“适地适树”的造林措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 应用。但受局地自然环境和生态因子的限制,植树造林难以全面实施和推 广,在某些地区,甚至造成“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尴尬现 象,尤其在流沙地表更加明显。而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下:一是, 流沙地表苗木栽植思路的不合理。传统种植思路是人工开挖干沙层后直接 种植苗木,植株根系接触不到有效水分,造成植物生长初期缺水死亡。在 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段,可辅助人工灌溉措施解决苗木前期存活的水 分需求,但由于灌溉间隔的不确定性和水量的不足,加之流沙地表强烈蒸 发和水分快速下渗,最终造成植物成活率低。二是,种植方法和技术不够 完善。人工开挖过程中,由于没有防护措施,大量松散流沙滑落,将原本 开挖到湿沙层的树坑填埋,不仅费工费力,还影响植物成活率。三是,传 统的人工栽植技术已远远落后“国家生态建设”的步伐,效率低,难以实 现机械化作业。加之盲目追求工程进程和经济效益,苗木栽植深度不够, 使得原本设计可接触到沙区湿沙层的植物无法接触到湿沙层,造成植物缺 水死亡。鉴于此,研制一种适用于沙区流沙地表的植被栽培装置,实现机 械化、标准化施工,并充分利用沙丘湿沙层水分,解决植物因无法获取持续性的水分供给而造成的成活率低,亦可避免因人为栽培方式不合理而造 成的植物死亡,对于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沙生植物栽培装置及方法,其能够用于 流沙地区种植植物,并提高植物成活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沙生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套筒、钻头和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传动轴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钻头上;
所述套筒和/或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限制所述 传动轴朝靠近所述套筒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
所述限位件为环状结构,并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与所 述环状结构抵接。
进一步;
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变换轴承,所述 变换轴承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与限位件抵接。
进一步;
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沙生植物栽培装置还包括变换轴 承,所述变换轴承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变换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 述内圈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外圈套设在所述内圈上并与所述内圈转 动配合;所述外圈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进一步;
所述变换轴承还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控 制杆穿过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所述外圈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杆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圈抵 接。
进一步;
所述内圈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控制杆的端部能够与所述定位孔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