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8946.8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昊;李树琰;邵霞;李宗泽;聂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1/3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王庆彬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挥发性有机物 采样 稀释采样系统 固定源 稀释 数据采集系统 固定污染源 采集系统 采样流量 产生系统 稀释混合 引入系统 有效控制 自动采样 冷凝 负压 废气 采集 水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该系统由废气采集引入系统、零气产生系统、稀释混合系统、VOCs负压采集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该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实现对高浓度或高温VOCs废气的采样,降低在实验室稀释样品时造成的误差,降低高温VOCs废气采样时可溶性VOCs冷凝后溶于水产生的误差;实现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稀释采样,有效控制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以实现自动采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通过固定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人为源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部分VOCs本身具有毒性,同时VOCs在大气中参与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及PM2.5造成二次污染。有效合理的采集固定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分析固定源排放VOCs的化学组分、研究大气污染控制机理、分析大气污染来源、制定污染控制措施及排放标准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对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采用《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气袋法》(HJ/732-2014)规定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采用聚氟乙烯(PVF)等氟聚合物薄膜气袋手工采集温度低于150℃的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VOCs。对于固定源排放的高浓度VOCs废气,采用该方法采样后,需要在采样后在实验室内进行稀释,降低废气中VOCs的浓度后,再进入气相色谱—质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分析;对于固定源排放的高温VOCs废气,废气冷凝后部分可溶性VOCs溶于冷凝水中,从而造成后续分析的误差。为有效应对高浓度、高温VOCs废气的采样,降低在实验室稀释样品时造成的误差,降低高温VOCs废气采样时可溶性VOCs冷凝后溶于水产生的误差,有效控制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以实现自动采样,申请一种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3091134A)涉及一种固定源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及采样方法,该系统包括烟气引入系统、稀释系统、停留室、样品采集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等,该发明主要用于PM10、PM2.5的颗粒物分级采样,未能有效解决高浓度、高温VOCs废气的采样问题,而且该系统比较复杂和庞大,操作较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在现场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未能有效解决高浓度、高温VOCs废气的采样以及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该系统包括废气采集引入系统、零气产生系统、稀释混合系统、VOCs负压采集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
上述废气采集引入系统由废气加热采样枪、温度、流速、流量采集显示器、加热管线和第三正极快速接头串联构成,所述废气采样枪由等速采样喷嘴、加热采样管、皮托管和数据连接线组成,所述等速采样喷嘴与所述加热采样管、所述加热管线串联构成,所述加热管线与湍流混合稀释器串联构成,通过第三正极快速接头和第三负极快速接头连接,所述温度、流速、流量采集显示器与数据连接线、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连接。
上述零气产生系统由零气产生器、第一质量流量计、数据连接线和第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所述零气产生器与第一质量流量计、所述湍流混合稀释器串联构成,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与数据连接线、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第二数据采集模块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8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