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球顶温灸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0141.2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温原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4;A61H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球 顶温灸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球顶温灸头,包括其制作方法以及在艾灸方面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温灸滚头顶端有一个或多个球体小圆顶。所述球体小圆顶接触按摩人体经络时,因接触表面积较大,故可用较大的按压力度,同时也能保持较好的舒适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圆锥顶易使人疼痛的问题,从而提高艾灸的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或温灸医保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接接触人体肌肤,既能实施烟熏温灸,又能实施经络按摩的温灸头。
背景技术
自从2005年发明分离式温灸棒(200520112029.5)以来,艾(温)灸棒的两大组成:手柄和温灸滚头,各自都有独立的改良和更新。
现有一种圆锥形温灸头,如图1和图2所示,广泛应用于中医保健场所,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操作力度和舒适度成反比,用力小了,效果不够,用力大一点,使人感觉疼痛,不利于精神放松。把圆锥顶(3)的半径(即R)加大,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温灸头(1)顶端处有球体小圆顶(4),所述球体小圆顶(4)的外形是一个局部裸露的小圆球,所述温灸头(1)与所述球体小圆顶(4)的连接处的切线形成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角度,所述温灸头(1)的体积大于所述小圆球的体积,所述小圆球也可以是一种接近于球体的非球体圆形物,所述温灸头(1)有排烟孔或排烟槽。
所述温灸头(1)的顶端有整个完整的所述小圆球,彼此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定位。
所述小圆球由导热性能良好的耐高温固体材料制成,包括金属,玉石和陶瓷等。
所述温灸头(1)由导热性能良好的耐高温固体材料制成,包括金属、天然石材和陶瓷等。
装配有上述小球顶温灸头的艾灸器或温灸器或艾灸棒或温灸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具有一个球体小圆顶的温灸头,因多角度按压、接触表面积大且不变,对人体腧穴的直接按压更加舒适有力,轻松解决了力度和舒适的反比关系,大大提高了艾灸的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现有的圆锥形温灸头的立体图和正面图;
图3和图4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和正面图;
图5和图6是实施例2的立体图和正面图;
图7和图8是实施例5的立体图和正面图。
图中:(1)温灸头;(2)排烟孔或排烟槽;(3)圆锥顶;(4)球体小圆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3和图4,取直径26毫米的白铜棒,根据图3数据,用车铣复合中心车削并钻孔,可制成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小球顶温灸头。
实施例2:见图5和图6,取直径28毫米的黄铜棒,根据图5数据,用车铣复合中心车削并开槽,可制成如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小球顶温灸头。
实施例3:根据图3,温灸头(1)也可以用陶瓷制作,球体小圆顶(4)也可以使用另一种材料,以镶嵌的方式制成一种小球顶温灸头。
实施例4:根据图4,球体小圆顶(4)先用玉石制作,然后镶嵌在温灸头(1)的顶端,玉石易打磨,与人体亲和力较好。玉石可以打磨成整体小圆球,温灸头(1)以间隙配合的方式镶嵌一个完整的小圆球,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在按压操作时所述小圆球可以滚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温原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温原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0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