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黑高粱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的育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00543.2 申请日: 2019-06-02
公开(公告)号: CN110089422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6
发明(设计)人: 卢峰;柯福来;张飞;邹剑秋;朱凯;张志鹏;王艳秋;段有厚;石永顺;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0161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黑高粱 支链淀粉 回交 自交 育种 籽粒 母本 单株 淀粉 杂交育种 雄性不育系母本 杂交 高支链淀粉 雄性不育系 高产 双波长法 直链淀粉 自交后代 亲本 后代 重复 成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黑高粱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用成熟的黑高粱籽粒制得黑高粱淀粉,然后采用双波长法测定黑高粱淀粉中支/直链淀粉比,选取比值最大的即支链淀粉含量最高的黑高粱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将当前优质高产的黑高粱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然后用其与含量最高的黑高粱杂交,杂交后自交,在自交后代中选择支链淀粉含量最高的黑高粱单株与上述母本回交;回交一次后自交,再在自交的后代中选择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单株与当前优质高产的黑高粱雄性不育系母本进行回交;重复5‑6次后,每次回交后都进行自交。本发明提供的育种方法,育种速度快,可精准有效的得到高支链淀粉含量的黑高粱品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粱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黑高粱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黑高粱是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达2-3m高,分枝较少,茎粗0.5-1.0cm,叶片宽线性,长30-50cm,宽2-5cm,基部有白色涓状毛,中脉白色且厚,圆锥花序开展,长约50-60cm,淡红色至紫黑色,小穗孪生,一枚有柄,另一枚无柄,有柄者为雄性或退化不育,无柄小穗两性,能结实,结实小穗呈披针状,中部较宽,籽粒较短;小穗长为6mm左右,宽为2.5mm左右,厚1.8mm左右,颖硬革质,大多显紫黑色,表面平滑,有光泽;小穗成熟后,大多从从穗轴节间折断,易带留穗轴节段,折断处不整齐。腹面常具被折断的小穗轴1-2;极少数小穗成熟后自关节脱落,脱落处整齐,腹面具1-2有关节的小穗轴。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黑高粱作为酿酒的原料,关于酿酒高粱原料对酿酒品质、产酒率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黑高粱成分包括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单宁等,淀粉作为酿酒的主要成分,约占高粱的65-70%,其次是蛋白质,约占8-11%,粗脂肪占3%,粗纤维2-3%。不同品种高粱的成分含量不一样,它们含量与出酒率和酒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一些酒厂进行调查,发现含淀粉成分高尤其是支链淀粉高,蛋白质、单宁含量适中,脂肪较少的高粱是酿酒较为理想的原料。因此为了改变现有的黑高粱中支链淀粉的含量,急需一种提高黑高粱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的育种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酿酒用黑高粱中支链淀粉的含量,获得高支链淀粉的含量的黑高粱品种,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黑高粱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黑高粱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选择高支链淀粉含量的高粱亲本

用成熟的黑高粱籽粒制得黑高粱淀粉,然后采用双波长法测定黑高粱淀粉中支/直链淀粉比,选取比值最大的即支链淀粉含量最高的黑高粱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

B:高支链淀粉含量的黑高粱品种获得

(1)将当前优质高产的黑高粱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然后用其与含量最高的黑高粱杂交,杂交后自交,在自交后代中选择支链淀粉含量最高的黑高粱单株与上述母本回交;

(2)回交一次后自交,再在自交的后代中选择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单株与当前优质高产的黑高粱雄性不育系母本进行回交;

(3)重复步骤(2)5-6次后,每次回交后都进行自交,最后自交一次后得到高支链淀粉含量黑高粱品种。

具体地,上述黑高粱籽粒制备黑高粱淀粉的具体操作为:将黑高粱籽粒用水浸泡5小时后,研碎、过滤后,滤液静置,将得到的淀粉用石油醚脱脂,再水洗2次后,用0.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洗脱三次,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pH值为中性后,将淀粉烘干,过120目后得到高粱淀粉。

具体地,上述步骤B中,所有的自交、杂交所采用的田间方法如下:开沟条播,行距50cm,试验区域四周设置保护行;半个月出苗,播种后一个月除草、间苗,留至苗间距10-12cm,生育期适时灌溉、施肥。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0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