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测高数据共线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1238.5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钦婷;万剑华;刘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测高 数据 共线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卫星测高数据共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卫星高度计的GDR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卫星测高数据点;
(2)利用步骤(1)中在同一轨道不同周期的卫星测高数据点拟合出参考轨道;
其中,拟合方法为二次多项式拟合,具体如下所示:
式中,xi为各卫星测高数据点的经度,yi为各卫星测高数据点的纬度,a0、a1、a2为待求系数,f(xi)是二次多项式拟合的公式;
(3)计算参考轨道上第一个正常点的经纬度;
其中,正常点为满足步骤(2)中参考轨道上的拟合点,参考轨道上第一个正常点的纬度Y1为卫星测高数据点中纬度最大值,第一个正常点的经度X1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4)利用步骤(3)得到的参考轨道上第一个正常点的经纬度和卫星沿轨采样间隔S计算得到参考轨道上所有正常点的经纬度;
其中正常点经纬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地球平均半径6371km,S为卫星沿轨采样间隔(单位为千米),Xi为正常点的经度,Yi为正常点的纬度;
(5)以步骤(4)得到的各正常点为中心,每个正常点获取搜索半径卫星沿轨采样间隔S范围内的ω个卫星测高数据点,并分别利用距离加权平均法确定各正常点的海面高,实现卫星测高数据的共线处理;
其中若ω=0则删除该正常点,若ω>0则正常点的海面高计算公式为:
式中,xj为卫星测高数据点的经度,yj为卫星测高数据点的纬度,X为正常点的经度,Y为正常点的纬度,dj为搜索半径内各卫星测高数据点到正常点的距离,sshj为搜索半径内各卫星测高数据点的海面高,ssh为正常点的海面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12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