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及代步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1841.3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小豆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步 摇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及代步车,旨在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车辆转向时,车辆受离心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而且车辆转向时,车身平稳,可以有效提高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性的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及代步车。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包括:左右两个侧支架;中支架,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连杆组件,侧支架与中支架通过连杆组件相连接,连杆组件包括上连杆与下连杆;弹性支撑装置,弹性支撑装置的一端连接在侧支架上或上连杆上或下连杆上,弹性支撑装置的另一端与中支架连接。代步车包括车架与代步车用摇摆装置,所述侧支架上安装有后车轮,所述中支架与车架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及代步车。
背景技术
传统代步车,例如三轮车,其车架与后桥固定为一体,在车辆转向时(尤其是急转向时),车辆受离心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尤其是,后轮距较小的代步车,更加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发明人发明了摇摆器,将通过摇摆器连接电动三轮车的车架与后桥,使电动三轮车的车架和前轮可以相对于后桥摆动,在车辆转向时,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车架和前轮往转弯内侧倾斜,通过驾驶员和车架的重力的分力(往转弯半径内侧的分力)来抵消车辆转向时车辆受离心力作用,或者抵消一部分车辆转向时车辆受离心力作用,从而有效的改善车辆转向时(尤其是急转向时),车辆受离心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目前,应用这种摇摆器的电动三轮车虽然可以改善车辆转向时(尤其是急转向时),车辆受离心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但其需要驾驶员主动控制前车架往转弯内侧倾斜,对驾驶员的驾驶技巧要求较高;若驾驶员不控制控制车架和前轮往转弯内侧倾斜,则在前车架受离心力的作用下,车架将往转弯外侧产生较大的倾斜,并且随着转向离心力的增大,车架往转弯外侧倾斜的角度也越大,从而使得车架上的驾驶员一同往转弯外侧产生较大的倾斜(驾驶员座椅位于车架上),这将极大的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会给驾驶员带来恐惧和不安,甚至出现驾驶员从而座椅上滑落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车辆转向时往往难易控制前车架往转弯内侧倾斜,会产生人和车架一同往转弯外侧产生较大的倾斜,极大的影响驾驶体验,使得一般的老年人都无法适应。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644925U,公开日2017年11月17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摇摆式电动三轮车的摇摆器,其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上方设置上壳体构成摇摆器壳体,上壳体上方设置山峰形凸块,山峰形凸块顶端两侧设置缓冲橡胶块,内轴前端设置外轴,内轴通过摇摆器壳体的端口插入摇摆器壳体内,摇摆器壳体的端口内表面与内轴外表面之间设置轴承,内轴后端设置芯轴,芯轴的截面为十字形,芯轴的四角设置内橡胶块;该申请案中的摇摆式电动三轮车的摇摆器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车辆转向时,车辆受离心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而且车辆转向时,车身平稳,可以有效提高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性的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及代步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包括:左右两个侧支架,用于安装代步车的后车轮;中支架,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用于连接代步车的车架;连杆组件,所述侧支架与中支架通过连杆组件相连接,连杆组件位于中支架与侧支架之间,连杆组件包括上连杆与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中支架铰接相连接,上连杆的另一端与侧支架铰接相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中支架铰接相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与侧支架铰接相连接;弹性支撑装置,所述侧支架与中支架通之间均设有该弹性支撑装置,弹性支撑装置的一端连接在侧支架上或上连杆上或下连杆上,弹性支撑装置的另一端与中支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小豆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小豆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1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