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变传感器及管道安全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2261.6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施宁;张栋;白路遥;孙万磊;马云宾;李亮亮;蔡永军;杨清云;沙胜义;黄鹤;赵洋;李秋扬;祝悫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G01L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变 传感器 管道 安全 判别 方法 | ||
1.一种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包括两个固定片(1)、两个焊接基片(2)、两个端块(3)、振弦(4)、外护管(5)、激励线圈(8)、保护罩(9)和土压力盒(13),其中,
所述两个固定片(1)适于可变换曲率地贴合在管道(12)的外壁上,每个所述固定片(1)的两侧上均设有间隔均匀的多个焊接定位槽(11),所述多个焊接定位槽(11)排列形成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且四条边之间形成矩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边为与所述管道(12)的中轴线垂直且位于外侧的矩形边,所述第二边为与所述管道(12)的中轴线平行且位于外侧的矩形边,所述第三边为与所述第二边平行的矩形边,所述第四边为与所述第一边平行的矩形边;
并且所述多个焊接定位槽(11)按照交叉焊接方法焊接到所述管道(12)的外壁上,所述交叉焊接方法包括:
焊接第一交点处的焊接定位槽(11),所述第一交点为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交点;
以所述第一交点为起点,沿着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依次焊接对应边上的其它焊接定位槽(11),并且在焊接过程中,交替地焊接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对应位置上的焊接定位槽(11);
以第二交点处的焊接定位槽(11)为起点,沿着所述第三边依次焊接完其上全部的焊接定位槽(11),所述第二交点为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一边的交点;
以第三交点处的焊接定位槽(11)为起点,沿着所述第四边依次焊接完其上全部的焊接定位槽(11),所述第三交点为所述第四边和所述第三边的交点;
所述两个焊接基片(2)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固定片(1)上,且每个所述焊接基片(2)的与所述固定片(1)接触的第一侧为弧形贴合的外壁;
所述两个端块(3)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焊接基片(2)上;
所述外护管(5)套装在所述振弦(4)上,所述外护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弦(4)的两端固定,且将固定的所述外护管(5)和所述振弦(4)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两个端块(3)内;
所述激励线圈(8)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护管(5)上;
所述保护罩(9)罩在所述外护管(5)上,所述保护罩(9)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两个焊接基片(2)通过连接件(91)连接,且所述保护罩(9)适于以所述连接件(91)为中心轴转动,所述保护罩(9)的内壁设置有防火石棉层(92),所述保护罩(9)的外壁和所述管道(12)的外壁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火石棉层(92)适于在对所述保护罩(9)的外壁和所述管道(12)的外壁制备防腐层时,保护所述振弦(4)和所述激励线圈(8);
所述土压力盒(13)设置在所述保护罩(9)的外壁上,且所述土压力盒(13)被配置为监测所述管道(12)受到的土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9)的横截面呈弧形,且所述保护罩(9)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两个焊接基片(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9)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两个焊接基片(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还包括弹簧(6)和紧固螺母(7),所述弹簧(6)套装在所述外护管(5)上,所述端块(3)与所述激励线圈(8)之间的所述外护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紧固螺母(7)与所述外护管(5)螺纹连接,所述弹簧(6)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端块(3)上,另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7)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还包括第一通讯电缆(10),所述激励线圈(8)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电缆(10)与读数仪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还包括加强筋(14)和第二通讯电缆(15),所述加强筋(14)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土压力盒(13)和所述保护罩(9),且所述土压力盒(13)和所述保护罩(9)的外壁垂直,所述第二通讯电缆(15)与所述土压力盒(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22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