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层复合顶板煤巷的协同锚固复式结构的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2303.6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0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龙景奎;刘碧雁;兰红;冯会杰;曹佐勇;蒋崇辉;范子毅;韩良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田英楠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顶板 协同 锚固 复式 结构 建造 方法 | ||
1.一种厚层复合顶板煤巷的协同锚固复式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一:采用地质雷达探明煤巷厚层复合顶板松动圈范围,确定多级锚固结构区域范围和锚杆长度;
步骤二:在新掘断面的顶板浅部围岩钻装锚杆,形成浅层锚固结构;
步骤三:钻装中长锚索,形成浅层-中深层锚固结构;
步骤四:钻装长锚索,形成浅层-中深层-深层协同锚固复式结构;
步骤三中,当浅层锚固结构岩体的变形速率从快速转向平缓时,采用中长锚索将浅层锚固结构岩体与顶板中深部岩层进行协同锚固,形成浅层-中深层锚固结构;
所述步骤四中,当浅层-中深层锚固结构岩体的变形速率趋向平缓时,钻装长锚索,将浅层-中深层锚固结构岩体与顶板深部岩层协同锚固,形成浅层-中深层-深层协同锚固复式结构;
采用钢带对所述锚杆、中长锚索和长锚索进行连锁;
其中,对所述锚杆进行横向连续连锁,对所述中长锚索进行纵向间断连锁,对所述长锚索进行纵向连续连锁,形成网格状承载结构;
所述锚杆、中长锚索、长锚索采用锚固剂进行加长锚固;
所述锚固剂包括快速锚固剂、中速锚固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且所述快速锚固剂装在孔底;
所述锚杆的锚固长度不低于1000mm,所述中长锚索的锚固长度不低于2000mm,所述长锚索的锚固长度不低于2500mm;
步骤二中,所述锚杆按照如下角度钻装:顶板靠两帮肩角的锚杆与铅垂线的夹角均为30°,两帮最上端锚杆上扎角度均为15°、最下端锚杆下扎角度均为30°,其余锚杆垂直于巷道轮廓线安装;
步骤三中,中长锚索孔的钻眼角度与铅垂线的夹角为0°;
步骤四中,顶板靠肩角的长锚索与铅垂线的夹角均为30°,其余长锚索垂直于巷道轮廓线安装;
所述锚杆长度超出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300~500mm;
所述中长锚索长度比锚杆长1500~2000mm;
所述长锚索长度比中长锚索长3000~4000mm;
所述中长锚索锚入较完整的上部岩层中,所述长锚索锚入深部较稳固岩层的深度大于1000mm;
顶板锚杆预紧力为100kN,帮部锚杆预紧力为80kN,中长锚索预紧力为150kN,长锚索预紧力为200kN,预紧力逐次由小到大施加,能够满足高预紧力和协同作用的要求;
步骤一中,地质雷达探测前先选定厚层复合顶板煤巷的探测位置,并布置探测线;
根据巷道围岩完整性,在每条巷道布置3个测站,每个测站沿巷道走向设定右帮、顶板、左帮、底板4条走向探测线;
巷道剖面上,长锚索的数量为3根,中长锚索的数量为2根;
顶板靠肩角处设置第一长锚索和第二长锚索,第一长锚索、第二长锚索与铅垂线的夹角均为30°,第三长锚索垂直于巷道顶板安装且位于第一长锚索、第二长锚索之间;
2根中长锚索位于第三长锚索的两侧且位于第一长锚索、第二长锚索之间,中长锚索垂直于巷道顶板安装;
中长锚索与长锚索之间安装有4根锚杆,每根中长锚索与每根长锚索之间均垂直巷道顶板安装有1根锚杆;
顶板靠肩角处设置的第一长锚索、第二长锚索的外围至巷道底板的空间安装有8根锚杆;顶板靠两帮肩角处分别安装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与铅垂线的夹角均为30°,位于两帮最上端的第三锚杆和第四锚杆的上扎角度均为15°,位于最下端的第五锚杆和第六锚杆的下扎角度均为30°,第七锚杆和第八锚杆垂直于巷道侧壁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层复合顶板煤巷的协同锚固复式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同排锚杆眼钻孔时,先按锚杆间距钻打靠近顶板轴中线左右位置的两个锚杆眼,然后依次铺设钢筋网、架设锚杆用钢带,完成锚杆的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层复合顶板煤巷的协同锚固复式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新掘断面顶板锚杆钻装后对浅层锚固结构岩体变形监测;
完成中长锚索的钻装后,对浅层-中深层锚固结构岩体变形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23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