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隙补偿装置、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2652.8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杰;武飞;杨旭;于鑫;姜娟娟;刘踔;杨志高;程平;刘良;王瑞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3/00 | 分类号: | F16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林治辰;邱成杰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补偿 装置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间隙补偿装置、方法及车辆,间隙补偿装置,用于在紧固件连接两个部件时提供间隙补偿,所述间隙补偿装置包括支撑件以及调整单元;所述支撑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通孔;所述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并包括第一端面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调整单元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面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本发明的间隙补偿装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并且连接牢固、间隙补偿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隙补偿装置、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零件安装过程,为装配稳定,常常设计安全距离。但由于汽车中类似仪表台横梁等结构是安装于车身内部的,采用螺栓将车身和仪表台横梁零件连接时,由于装配过程需要操作空间,故仪表台整体的宽度是小于车身宽度的,或者在两者的配合面之间预留间隙以保证装配过程不会产生碰撞,这就导致螺栓连接的两个结构间存在间隙,若直接打紧螺栓,则会导致产品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打紧内应力,经过车辆长时间运动的震动,内应力释放,螺栓的力矩小于设计值,也可能导致螺栓松动。螺栓力矩的失效会导致零件间的相对运动,存在行车异响,影响驾驶舒适性,同时螺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而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采用增加垫片或者是采用间隙补偿结构,但是这两者都存在通用性差、补偿效果不好、连接牢固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间隙补偿装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并且连接牢固、间隙补偿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间隙补偿装置,用于在紧固件连接两个部件时提供间隙补偿,所述间隙补偿装置包括支撑件以及调整单元;所述支撑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通孔;所述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并包括第一端面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调整单元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面伸出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外周面,所述调整单元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调整件以及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第一楔形面、第一侧面、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楔形面和所述第一端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件的两端,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第二楔形面、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楔形面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楔形面相匹配;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调整件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调整件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在所述第一楔形面和所述第二楔形面的配合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间隙补偿装置包括能够限制所述第二调整件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转动的限制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通孔的内壁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平面内壁,所述第一调整件的第一侧面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平面内壁相匹配的两个第一平面侧壁。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整件的第二侧面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平面内壁相匹配的两个第二平面侧壁。
可选的,所述第三通孔靠近所述第一楔形面的一端设有用于引导紧固件的第一导向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第二楔形面的一端设有用于引导紧固件的第二导向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间隙补偿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2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态秸秆移动床锅炉
- 下一篇:后背门结构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