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DMS膜的液体透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2963.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宋潮龙;杨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2B3/14 | 分类号: | G02B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组件 基座上表面 液体透镜 液体透镜结构 活塞 凹槽开口 大小调节 活塞装置 焦距变化 施加压力 透镜表面 透镜焦距 透明光学 逐渐变化 焦距 凹槽孔 连通孔 竖直 凸起 紧凑 包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DMS膜的液体透镜,包括基座、PDMS膜和活塞组件,所述基座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充满透明光学液体,所述基座上表面上设有PDMS膜,所述PDMS膜盖住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包围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所述活塞组件对所述第一凹槽上的PDMS膜施一竖直方向上的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活塞装置对第一凹槽孔上的PDMS膜施加压力,使第二凹槽上的PDMS膜凸起形成透镜表面,其焦距可根据对活塞的压力大小调节所述透镜焦距,且该液体透镜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焦距变化范围可从负值到正值逐渐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透镜,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DMS膜的液体透镜。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使用的传统的变焦透镜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将若干具有固定焦距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利用机械装置来调节透镜相对位置,从而实现系统的焦距可变。这种系统存在的缺点比较多,比如,难以实现小型化、机械磨损严重、调焦精度不断降低、使用寿命不长并且制作成本较高。传统的变焦系统难以应用在对系统的大小与变焦能力有着严格要求的场合,比如医疗、通讯等领域的内窥镜、机器人视觉等。液体镜头变焦的基本原理是从人眼自动调焦功能而得,人类之所以能够很容易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是因为人眼中的睫状肌改变了晶状体的曲率,从而改变人视觉系统的焦距。液体镜头参考人眼改变焦距的原理,利用某种控制方法来改变镜头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实现变焦功能。液体镜头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变焦系统的不足,完成其难以实现的功能,推动变焦系统在微型化发展。
现有液体透镜通常通过外加电压改变液滴的形状,进而改变其焦距,然而目前这种液体透镜通常较为庞大且笨重,成本高,且液体曲率控制不够精确,导致焦距变化难以控制。因此急需要一种机构简单,便于操作、变焦精确且易于小型化,通用性良好的液体透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PDMS膜的液体透镜,包括基座、PDMS膜和活塞组件,所述基座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上端均用PDMS膜密封,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充满透明光学液体,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筒和活塞板,所述活塞筒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活塞筒下端包围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所述活塞板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筒内,所述活塞板与所述活塞筒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板用于向上移动使所述第一凹槽上的PDMS膜凸起,所述第二凹槽上的PDMS膜凹陷形成凹透镜面,所述活塞板用于向下移动使所述第一凹槽上的PDMS膜凹陷,所述第二凹槽上的PDMS膜凹陷形成凸透镜面。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板、所述活塞筒和所述第一凹槽上的PDMS膜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充满液体或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圆柱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筒为中空圆筒体,所述活塞筒与所述第一凹槽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两侧面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连接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板上设有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装置用于对所述活塞板施加一竖直方向的力并控制力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光学液体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所述PDMS膜的厚度为0.1-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活塞装置对第一凹槽孔上的PDMS膜施加压力,第一凹槽中透明光学液体进入第二凹槽中,使第二凹槽上的PDMS膜凸起形成透镜表面,其焦距可根据对活塞的压力大小调节所述透镜焦距,且该液体透镜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焦距变化范围可从负值到正值逐渐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2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