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3052.3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德;胡军;朱丹宁;孙旭东;郝勇;徐佳;蔡会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1N21/359;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装置 货架期 样品杯 水果 光源通孔 光圈 光纤探头 检测 环形排列 倾斜设置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及方法,该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一样品杯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样品杯外侧的避光圈,在所述样品杯的中部设有一光纤探头,在所述样品杯上开设有多个光源通孔,多个所述光源通孔围绕所述光纤探头呈环形排列,多个所述光源通孔为倾斜设置且均贯穿所述样品杯,所述避光圈用于在其上方放置待检测水果进行检测。本发明提出的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可准确地检测水果样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果市场上,水果在采摘后的储存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在常温条件下,水果由于容易失去水分而形成皱缩,造成水果衰老变质。同时在实际运输过程,机械损伤在所难免。在水果的销售环节中,由于存贮方式不合理,水果很容易损坏变质,甚至造成水果腐烂而影响了销售。为了避免损失,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水果销售商需要根据水果的内外品质变化来不断地改变水果的外部条件,以延缓水果品质降低的过程。
酥梨因其多汁酥脆、营养丰富以及清痰止咳等几大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目前,酥梨在采收后,一般采用低温保存的方法保持其新鲜度。但是在酥梨运出冷库,放置于超市货架上时,随着在货架上停留时间的延长,果品品质会随之发生变化。首先在常温下极易失水皱缩造成衰老变质;其次,易受机械损伤以及病原茵的侵染,轻则降低水果品质影响消费者的口感;重则严重损害水果品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损失,需要对在此过程中酥梨的品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
然而,现有技术中,仍缺乏准确有效的水果货架期监测方法,以实现对水果质量的实时监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术中,仍缺乏准确有效的水果货架期监测方法,无法对水果质量实现实时监控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一样品杯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样品杯外侧的避光圈,在所述样品杯的中部设有一光纤探头,在所述样品杯上开设有多个光源通孔,多个所述光源通孔围绕所述光纤探头呈环形排列,多个所述光源通孔为倾斜设置且均贯穿所述样品杯,所述避光圈用于在其上方放置待检测水果进行检测。
本发明提出的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包括一样品杯以及设于该样品杯外周的避光圈,由于在该样品杯的中部设有一光纤探头,在该样品杯上开设有多个光源通孔,且多个光源通孔围绕光纤探头呈环形排列,在实际红外光谱检测过程中,在该样品杯的下部设有光源,通过上述的多个光源通孔将光线引入到避光圈中,经水果样品的反射作用照射到光纤探头上,且由于水果样品的反射光线的部位即为标记点位置,因此可准确地检测出所需检测部位的红外光谱数据。
所述水果货架期的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光源通孔所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光源通孔的顶部与所述光纤探头之间的距离为15mm,所述光源通孔的数量为8。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水果货架期的监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多个水果样品,对上述的水果样品进行预处理;
在每个水果样品的顶部进行标记,以180°的间隔设置2个标记点,分别在静置6天、12天以及18天后进行光谱采集以得到红外光谱数据,其中进行光谱采集的标记点对应的位置为水果样品的赤道部位;
在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后检测水果样品的理化指标数据,其中理化指标数据包括糖含量数据、酸含量数据以及色差值数据;
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采用Kennard-Stone的方法对所有水果样品进行建模集以及预测集的划分,并利用建模集中的经将维后的红外光谱数据以及理化指标数据,根据预设建模公式进行试验模型的建立,以对水果样品进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3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