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汽车油漆保护膜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3124.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膜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5;C09J7/38;C08L23/06;C08K5/132;C08L23/12;C08L23/08;C08L53/02;C08K3/22;C09J153/02;C09J11/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汽车 油漆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汽车油漆保护膜,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基材背层、增韧层、弹性体层和胶粘层;其中,所述基材背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低密度聚乙烯10‑30份、高密度聚乙烯50‑80份、防粘连母料5‑15份、抗UV助剂0.1‑2份;所述胶粘层为热塑性弹性体类热熔压敏胶;所述基材背层、所述增韧层、所述弹性体层和所述胶粘层采用四层共挤工艺形成一体。该保护膜通过多层共挤成型,不同的塑料层之间功能互补,产品柔软,拉伸强度较好,同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稳定的粘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油漆保护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汽车油漆保护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的外壳通常都由薄钢板制成,外壳面上喷涂有一层光亮的油漆。为了避免汽车油漆在汽车生产组装及后续运输过程中受到摩擦、碰撞或因安装不当造成其表面划伤或粘灰尘、油污等问题,需要在汽车油漆表面贴附一层保护膜,在结束加工、组装、运输、贮存等处理后,客户购买使用车时再揭去该保护膜。
目前,市场上商用化的汽车油漆保护膜如德国的Tesa保护膜、Poli-film保护膜、瑞士的西卡保护膜、美国的3M保护膜,均是通过两道工序制备而成,先通过第一道工序生产出聚烯烃保护膜基材层,再通过第二道工序在基材层上涂布胶粘剂,经过烘干形成胶粘层。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出的汽车油漆保护膜具有以下缺陷:(1)使用的胶粘剂中含有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且最终制备出的保护膜中的胶粘层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留;(2)保护膜的胶粘层的粘合度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因胶粘层与汽车表面的粘合度较差,导致保护膜与汽车表面的贴合度较差,导致保护膜的保护效果差,或存在胶粘层与汽车表面的黏合度太强,揭去保护膜时导致汽车表面残胶污染,难以清洗;(3)此外,通过两道加工工序生产,造成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汽车油漆保护膜,通过多层共挤成型,不同的塑料层之间功能互补,产品柔软,拉伸强度较好,同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稳定的粘附性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环保型汽车油漆保护膜的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环保型汽车油漆保护膜,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基材背层、增韧层、弹性体层和胶粘层;其中,所述基材背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低密度聚乙烯10-30份、高密度聚乙烯50-80份、防粘连母料5-15份、抗UV助剂0.1-2份;所述胶粘层为热塑性弹性体类热熔压敏胶;所述基材背层、所述增韧层、所述弹性体层和所述胶粘层采用四层共挤工艺形成一体。基材背层采用价格低廉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作为主要原料,其延展率好,挤出成型效果佳。
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类热熔压敏胶中含有二氧化硅空心微珠,所述二氧化硅空心微珠的平均直径为10-30μm。其中热塑性弹性体类热熔压敏胶可选为苯乙烯嵌段共聚体热塑性弹性体,通过在热塑性弹性体类热熔压敏胶中加入二氧化硅空心微珠,用于排出最终制备的保护膜粘贴在凹凸不平的汽车表面时产生的气泡,保证保护膜与汽车表面的贴合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热塑性弹性体80-120份、抗氧剂0.1-3份、钛白粉1-15份和粘度调节剂2-20份。其中热塑性弹性为优选为苯乙烯嵌段共聚体热塑性弹性体。
通过在弹性体层中加入受阻酚类抗氧剂,优选为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其化学名称为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季戊醇酯,抗氧剂的加入可以弥补热塑性弹性体长期光照下易变色老化的不足,使得最终制备出的保护膜在日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防变色,抗老化性能。钛白粉的加入与抗氧剂配合,具有补强、抗老化性,最终制备出的保护膜耐日晒、不变色、不开裂、延展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膜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膜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3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敏打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明目护眼咀嚼片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