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设备的接口联动方法与网络转发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3533.4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3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轩;何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组 网络设备 联动组 联动 网络转发设备 双机热备 物理接口 负载均衡功能 负载均衡模式 网络设备接口 故障检测 可用网络 网络中断 自动恢复 设备链 组接口 协同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可用网络环境中与双机热备、负载均衡功能协同工作下的网络设备的接口联动方法,并提出应用该联动方法的网络转发设备。当联动组中的一组接口组状态为down,另一接口组状态置为down,同时组内物理接口全部down;当接口组内有一个接口有down变为up时,本接口组状态置为up,同一联动组内的另一接口组状态置为up,其组内物理接口全部up,所在联动组状态置为up;实现简单,保证网络设备接口状态的一致性,防止在设备链路出现故障时,出现网络中断情况,适用于网络设备工作在双机热备、负载均衡模式下故障检测及自动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可用的网络设备的接口联动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网络转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程度也日渐增加。尤其在一些关键业务上,后台核心系统是否具有高可用性,已经成为衡量网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双机热备与负载均衡是高可用的两种关键技术。
工作在双机热备或负载均衡模式下的网络转发设备,特别是当网络转发设备下连接的各类设备同样是热备或者其他形式的高可用形式,要求网络转发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据某个接口的状态变化调整其他接口的状态,以使网络转发设备的接口状态保持一致。否则,如果断网造成了网络转发设备的接口状态不一致,将导致与其连接的工作在双机热备、负载均衡环境下的网络设备无法快速切换,产生通信中断过久,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
公开号为CN10268491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网桥接口联动的实现方法”,当网桥的子接口出现Down状态时,通过接口联动,尽快让动态路由发现异常,并更新路由表,让其它路径代替故障路径。其联动方法是:“当检测到一个子接口出现Down状态时,就把网桥上的其它所有子接口都Down掉,同时把网桥口也Down掉”。“当故障被排除以后,之前发生异常的子接口有可能再次变为up状态,此时应该尝试让网桥下的子接口都重新处于up状态;如果都能够处于up状态,说明整个网桥已经可以正常工作了,此时再将网桥口也置为up状态,否则如果有子接口的状态不能处于up状态,则网桥下的所有接口均被置为Down状态,此时网桥口依然为Down状态”。
上述的方案,适用于网桥等简单的网络设备及结构,针对大型的网络结构及更复杂的网络转发设备,其采用的轮询检测机制,性能较差,效率较低;联动方案也无法满足各种网络需求,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不能快速的响应更多接口的状态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在高可用网络环境中与双机热备、负载均衡功能协同工作下的网络设备的接口联动方法,并提出应用该联动方法的网络转发设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网络设备的接口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至少一个联动组,联动组包括至少两个接口组;
S2.实时检测联动组内所有接口的链路状态;
S3.当检测到一个接口组内的所有接口为断开状态时,该接口组置为断开,所在联动组的其他接口组置为断开,其他接口组内的所有接口置为断开;
S4.当检测到一个接口的链路恢复正常后,该接口所在的接口组置为启用,所在联动组的其他接口组置为启用,其他接口组内的所有接口置为启用。
S2所述的接口链路状态检测,优选利用Linux内核的通知链异步通信机制与Netlink通信机制。
当所述的网络设备为网络转发设备时,设置一个联动组,在上述S3中,当接口为断开时,清除相应的路由信息;当联动组内所有接口均为断开时,网络转发设备由主设备切换至备机。在上述S4中,当接口正常后,恢复相应的路由信息;当联动组内所有接口均为启用时,网络转发设备由备机切换回主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3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