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扩增夜蛾科昆虫HSC70 CDS区的引物及其扩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4018.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波;戴长庚;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杨蕾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增 夜蛾科 昆虫 引物 全长编码区 反向引物R 正向引物F 一对引物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扩增夜蛾科昆虫HSC70 CDS区的引物,包括:正向引物F:5’‑GTCAACGACTGAGATAGTT‑3;反向引物R:5’‑GTACTGTAGTTGAATACTGC‑3。本发明寻找、设计了一对引物,可直接扩增夜蛾科昆虫HSC70的全长编码区,大大降低了HSC70扩增的成本,同时为深入研究夜蛾科昆虫HSC70的功能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扩增夜蛾科昆虫HSC70 CDS区的引物及其扩增方法。
背景技术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又称热休克蛋白,是生物体受多种胁迫因子刺激后新合成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中。HSPs是一个蛋白质超家族,依据分子量大小和序列同源性可分为HSP100、HSP90、HSP70、HSP60、HSP40和sHSPs。在众多的HSPs中HSP70家族保守性最高,是目前为止研究最多最深入的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编码HSP70蛋白的基因一般分为2类,第一类为诱导型HSP70,参与两种伴侣功能,该基因在受到胁迫时可以迅速上调,当胁迫消失的时候便回归至正常的表达水平,一般认为其与细胞应激保护相关;第二类为高度保守的组成型HSC70(Heat Shock Cognate70,HSC70),该基因在正常情况下编码组成型蛋白,在环境胁迫下可被诱导表达成诱导型HSP70。两种蛋白在基因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组成型表达的HSC70含有内含子,而诱导型表达的HSP70不含有内含子。HSC70的功能主要是参与新生肽链的折叠、组装与蛋白前体转运,清除受损蛋白和永久变性蛋白,使变性蛋白恢复正常构象,对细胞起修复和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机体的耐热性和抗应激能力。
目前,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主要依赖于RACE法,虽然该方法已经十分成熟,但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是逆转录合成5’和3’所需的RNA质量要求较高;二是RACE试剂盒比较昂贵;三是虽然RACE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对一些表达丰度较低的基因难以获得全长,特别是5’端序列。HSC70作为分子伴侣,在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被认为是害虫防治的一个分子靶标。夜蛾科昆虫是鳞翅目中一个重要类群,其中多数物种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RNAi和转基因技术)来沉默HSC70的表达成为控制这些害虫的全新途径,而获得HSC70基因的全长序列是研究其功能的前提和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比对常见夜蛾科昆虫HSC70基因的全长序列,寻找、设计了一对引物,可直接扩增夜蛾科昆虫HSC70的全长编码区,大大降低了HSC70扩增的成本,同时为深入研究夜蛾科昆虫HSC70的功能奠定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扩增夜蛾科昆虫HSC70 CDS区的引物,包括:
正向引物F:5’-GTCAACGACTGAGATAGTT-3;
反向引物R:5’-GTACTGTAGTTGAATACTGC-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引物扩增夜蛾科昆虫HSC70 CDS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cDNA的合成
采用FastQuant RT Kit进行,以1μg的总RNA为模板,体积为20μL,具体方法如下:
S11、按照5×gDNA Buffer 2μL、Total RNA 1μL、RNase-Free ddH2O 7μL的配方配制基因组DNA去除体系混合液,混匀并短暂离心,并置于42 ℃下孵育3 min,然后置于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4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