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4040.2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4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成;林俊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3/50;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定子 | ||
一种马达定子包含铁芯以及多个第一、二、三发夹形导线。铁芯具有多个插槽、插入侧以及延伸侧。每一插槽具有第一、二、三、四、五、六层。每一第一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一脚和一第二脚,第一脚插入这些插槽的第三层,第二脚插入这些插槽的第六层。每一第二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三脚和一第四脚,第三脚插入这些插槽的第四层,第四脚插入这些插槽的第五层。每一第三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五脚和一第六脚分别插入这些插槽的第一层与第二层。每一插槽的第一脚的末端与紧邻的第二脚的末端、紧邻的第三脚的末端和紧邻的第四脚的末端连接以形成一第一绕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马达定子,特别是关于一种包含发夹形导线的马达定子。
背景技术
在应用于电动马达中的定子上,由于低电压应用或大功率需求,绕设于其容置槽内的导线通常需要足够的截面积以承受较大的电流。
较大截面单一铜线具有较高占槽率的优点,但因集肤效应(skin effect)与邻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的影响,大截面积铜线的交流电损耗会随着马达转速增加而急速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马达定子,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马达定子包含铁芯以及多个第一、二、三发夹形导线。铁芯具有多个插槽,且铁芯具有一插入侧以及相对于插入侧的一延伸侧。每一插槽相对于铁芯的径方向上由外而内定义出第一、二、三、四、五、六层。每一第一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一脚和一第二脚,第一脚从插入侧插入所述多个插槽的第三层并从延伸侧突出往一第一方向弯折,第二脚从插入侧插入所述多个插槽的第六层并从延伸侧突出往一第二方向弯折。每一第二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三脚和一第四脚,第三脚从插入侧插入所述多个插槽的第四层并从延伸侧突出往一第三方向弯折,第四脚从插入侧插入所述多个插槽的第五层并从延伸侧突出往一第四方向弯折。每一第三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五脚和一第六脚分别插入所述多个插槽的第一层与第二层。每一插槽的第一脚的末端与紧邻的第二脚的末端、紧邻的第三脚的末端和紧邻的第四脚的末端连接以形成一第一绕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马达定子包含铁芯以及多个第一、二、三发夹形导线。铁芯具有多个插槽,且铁芯具有一插入侧以及相对于插入侧的一延伸侧。每一插槽相对于铁芯的径方向上由外而内第一、二、三、四、五、六层。每一第一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一脚和一第二脚分别插入插槽的第三层与第六层。每一第二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三脚和一第四脚分别插入插槽的第三层与第六层。每一第三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五脚和一第六脚分别插入插槽的第一层与第二层。每一插槽的第一脚的末端与紧邻的第二脚的末端、紧邻的第三脚的末端和紧邻的第四脚的末端连接以形成一第一绕组。每一第五脚的末端与紧邻的第六脚的末端连接以形成一第二绕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前述二种发夹形导线于铁芯的插槽的第三~六层的插入方式、弯折方式以及绕组并连的设计,借以降低马达定子绕组于高频运作时的阻抗值,减少高频运作时的运作损耗能量,并能加大相邻导线间的最大间距。
以下将以实施方式对上述的说明作详细的描述,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的一种马达定子的立体图;
图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一种马达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马达定子的铁芯的立体图;
图4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夹形导线的立体图;
图5是绘示图4发夹形导线的转折段的放大图;
图6是绘示图4发夹形导线其中一脚末端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4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衬底处理装置及衬底处理方法
- 下一篇:车内通信的限定定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