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转炉烟道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4661.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赵志龙;赵勇龙;赵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翔龙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凯 |
地址: | 21442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道 焊接 环形管 炼钢转炉 生产设备 生产工艺 热处理 弯管 直管 打磨 打孔装置 工序配合 内部连通 喷漆处理 生产效率 弯管设备 烟道内壁 整体焊接 工艺流程 打孔 焊口 内壁 通孔 下料 吊装 钢管 防腐 切割 一体化 外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转炉烟道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首先进行烟道下料切割;接着使用烟道环形管打孔装置对环形管进行打孔,并且使用弯管设备对钢管进行端部弯曲形成弯管;接着进行直管之间的焊接以及直管与弯管之间的焊接,环形管焊接于管路外部,环形管内壁的通孔与管路内部连通;焊接完成后进行焊口打磨;烟道吊装到位之后接着对其进行整体焊接;焊接完成后对烟道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对烟道进行喷漆处理;最后待烟道安装完毕后对烟道内壁打磨防腐。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转炉烟道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形成一体化的工艺流程,各道工序配合紧密,保证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转炉烟道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烟道是废气和烟雾排放的管状装置,烟道的质量对于烟雾废气等的有效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炼钢转炉设备的烟雾排放,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环形管是烟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需要对环形管内壁打孔与烟道主体配合。环形管进行内壁打孔时,需人工将环形管旋转到各个需打孔的位置,再用打孔机对准该位置打孔,因此耗费人力,并且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伤,同时人工操作较为费时且效率低。
大型烟道需要使用大量的钢管,且直管与直管之间的连接需要用到弯管,传统的弯管设备中弯管的旋转半径保持不变,即只可改变弯管的长度,但其弧度固定不变,当需要使用弯曲弧度不同的弯管时,此种设备不能满足该要求;传统的弯管设备中夹持弯管端部的夹头机构的圆柱孔不能调整大小,因此只能适应同种粗细的钢管,当钢管的粗细不同时,需更换弯管设备中的夹头机构,因此浪费了工作时间。
因此目前的炼钢转炉烟道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急需一种使得弯管弧度可调,并且能适应不同粗细钢管的弯管设备,以及一种节省人工,操作安全可靠的烟道环形管的打孔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省人工、操作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的炼钢转炉烟道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炼钢转炉烟道的生产工艺,所述工艺步骤为:首先进行烟道下料切割;接着使用烟道环形管的打孔装置对环形管进行打孔,并且使用弯管设备对钢管进行端部弯曲形成弯管;接着进行直管之间的焊接以及直管与弯管之间的焊接,环形管焊接于管路外部,环形管内壁的通孔与管路内部连通;焊接完成后进行焊口打磨;烟道吊装到位之后接着对其进行整体焊接;焊接完成后对烟道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对烟道进行喷漆处理;最后待烟道安装完毕后对烟道内壁打磨防腐。
所述烟道环形管的打孔装置包含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斜向设置,固定架由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架包含有活塞杆,该活塞杆顶部铰接于固定架的左右两侧,且该活塞杆竖直伸缩;
所述固定架左右两边之间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中部位置设置有一号转动辊,所述固定架的下部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二号转动辊和三号转动辊,一号转动辊、二号转动辊和三号转动辊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所述一号转动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垫块,该上垫块设置于固定板上,二号转动辊的左侧及三号转动辊的右侧设置有下垫块,该下垫块设置于固定架上;
打孔机从前到后穿过固定架,打孔机底部的钻头位于二号转动辊和三号转动辊之间的正上方位置;
环形管架设在上垫块和下垫块上,环形管的外壁抵靠在一号转动辊、二号转动辊和三号转动辊的端面上;当一号转动辊、二号转动辊和三号转动辊朝同一方向转动时,环形管围绕其圆心做自转运动,环形管转动到二号转动辊和三号转动辊之间的部分,打孔机底部的钻头对环形管钻头下方的内圆环表面进行打孔,当环形管运动一圈时,环形管的内圆环表面打孔完成;
所述弯管设备包含有推送机构和弯管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含有导轨,导轨上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端设置有夹持件,该夹持件将钢管夹持住并固定,钢管跟随滑板在导轨上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翔龙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翔龙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4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