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地基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5010.3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生;童立元;叶海霞;庄群虎;刘建国;陈秀鸣;胡诗韬;查红星;潘皇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31/1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赵淑芳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加固体 地铁隧道 水平加固 隧道 地基加固结构 基坑 基坑开挖 变形的 工作井 抗拔桩 卸荷 地下结构物 地下结构 加固机构 间隔设置 软土地基 水平地基 隧道结构 垂直的 门框式 扰动 单层 多层 隔断 减小 联接 变形 传递 运营 施工 | ||
1.一种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加固体,所述水平加固体设置在隧道(2)和地下结构物(1)之间,所述水平加固体垂直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抗拔桩(5),所述隧道(2)侧上方设置有明挖基坑(6),所述明挖基坑(6)内设置有水平加固工作井(7),水平加固工作井(7)中安装有水平加固机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固体为单个是水平加固体或多层夹芯水平加固体,所述水平加固体为采用水平搅拌桩或高压旋喷将水泥浆液材料与土体搅拌或喷射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板状连续加固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依据隧道上覆地下结构物(1)与既有地铁隧道(2)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明确二者平面重叠范围、结构物各自埋深及其垂向间距和交叉角度,并根据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确定水平加固体的深度位置、加固厚度及加固层次;
(B)进行既有地铁隧道外侧明挖基坑(6)围护结构的施工,并分别开挖至设计深度,并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龄期要求后,在水平工作井(7)中安装水平加固机械(8),并进行性能调试;
(C)根据设计加固深度、加固厚度及深度层次,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分别完成既有地铁隧道(2)上方软土地基不同层次地基加固,形成单层水平加固体或夹芯式多层水平加固体在;
(D)施作抗拔桩(5),抗拔桩通过与水平加固体联接形成整体门框式加固结构;
(E)既有地铁隧道(2)上方明挖基坑开挖施工,然后进行混凝土底板浇筑及地下结构物1侧墙和顶板浇筑,地下结构物(1)上方土体回填,完成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采用夹芯式多层水平加固体加固时,在上一层水平加固体水泥土强度达到龄期要求后施工下一层次水平加固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明挖基坑采用SMW工法桩进行支护,水平加固井7采用咬合桩等更强的围护结构进行支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0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