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人类皮肤健康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产品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5256.0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R.卡彭特;W.E.哈夫;A.卡普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宝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47 | 分类号: | A61K35/747;A61K45/06;A61P1/10;A61P1/12;A61P1/04;A61P37/08;A23L33/135;A23L33/10;A61K35/741;A61K31/702;A61K31/7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黄登高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类健康 人类皮肤 营养的 制备 健康 | ||
本发明提供了促进人类健康和营养的组合物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5月12日,申请号为201580024772.1,发明名称为“改善人类健康和营养的组合物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5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992,055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益生元、益生菌和postbiotic物质的混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在促进人类健康和营养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益生元、益生菌和postbiotic是相对新的术语,用于描述已经证明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一系列物质。通常,术语益生元是指刺激消化系统中细菌的生长和/或活性的物质,导致有益的健康效果。益生元可以是选择性发酵或非发酵成分,其允许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或活性的特定变化,其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益生菌通常是指有助于肠微生物平衡的微生物,其继而在维持健康中起作用。许多种类的乳酸菌(LAB),例如乳杆菌和双歧杆菌通常被认为是益生菌,但是一些芽孢杆菌属物种和一些酵母也被发现是合适的候选物。postbiotic指来自在宿主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生物体的非活的细菌产物或代谢副产物。
益生菌用于改善人类和/或动物健康的用途在文献中有详细记载。此外,益生元和postbiotic为活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使用提供潜在的替代或辅助疗法。这些物质有益地影响人类/动物健康的机制通常分为两种一般类别中的一种。第一,调节免疫应答,和第二,通过抗微生物化合物的产生或通过对粘膜结合位点的竞争来拮抗病原体。这导致病原体生长或上皮结合的抑制,并且因此减少病原菌的侵入,并且改善营养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吸收,并且作为对人类健康的营养干预起作用。
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益生元、益生菌和postbiotic对调节免疫应答的影响,更具体地它们在调节调控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中的作用,其可以在局部和系统水平测量。益生菌的摄入,例如,可以通过减少局部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潜在地稳定肠粘膜中的免疫屏障。通过益生菌治疗改变固有微生物群落的性质已经显示逆转急性综合征中的一些免疫学紊乱,例如失调(dysbiosis),其是消化系统的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并且减轻克罗恩病、食物过敏和特应性湿疹特有的一些慢性状况。几种益生菌物种或它们的postbiotic产物在健康患者、炎性肠病患者和小鼠模型的粘膜中诱导保护性细胞因子,包括IL-10和TGF-β,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例如TNF。虽然对于这些主张中的每一个存在暗示性证据,但是这些机制背后的分子细节几乎完全仍未确定。
益生菌应用中的主要临床兴趣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和病毒相关性腹泻。益生菌用于控制慢性炎性疾病例如囊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用途也已受到相当大的关注。此外,益生元、益生菌和postbiotic的消耗与改善各种各样的健康状况,包括高胆固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乳糖不耐症有关。
尽管关于各种“biotic”疗法的益处的文献越来越多,但是组合的益生元、益生菌和postbiotic疗法的有益效果未得到充分记载。仍然需要组合这些疗法的治疗组合物以提供一系列健康益处。
发明概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含有益生元、包含由固体基质和深层液体发酵产生的乳杆菌和/或双歧杆菌微生物的混合物的益生菌和源自乳杆菌和/或双歧杆菌微生物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postbiotic的混合物的组合物,以下称为微生物复合物TM (MicrobioticCompositesT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宝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国宝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