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5300.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乙文;张小康;郭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84 | 分类号: | A61K8/84;A61K8/49;A61K8/46;A61K8/22;A61K8/24;A61K8/34;A61Q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染发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树枝状大分子 油酸 二羟基吲哚 鲸蜡硬脂 头发 丙二醇 异丙醇 催化 氨水 树枝状聚合物 过氧化氢 染色作用 乙二胺 染色 磷酸 制法 涂抹 洗涤 清洗 保存 | ||
1.一种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包括A剂和B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5,6-二羟基吲哚1-6%、鲸蜡硬脂醇6-14%、油酸6-14%、丙二醇6-14%、异丙醇6-14%、十二烷基磺酸钠1-5%、聚乙二胺树枝状聚合物1-4%、氨水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所述B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过氧化氢16-24%、鲸蜡硬脂醇6-14%、油酸6-14%、丙二醇6-14%、异丙醇6-14%、十二烷基磺酸钠1-5%、磷酸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5,6-二羟基吲哚2-5%、鲸蜡硬脂醇10-12%、油酸10-12%、丙二醇10-12%、异丙醇10-12%、十二烷基磺酸钠1-3%、聚乙二胺树枝状聚合物1-2%、氨水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所述B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过氧化氢20-23%、鲸蜡硬脂醇10-13%、油酸10-13%、丙二醇10-13%、异丙醇10-13%、十二烷基磺酸钠1-3%、磷酸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5,6-二羟基吲哚2%、鲸蜡硬脂醇10%、油酸10%、丙二醇10%、异丙醇10%、十二烷基磺酸钠1%、聚乙二胺树枝状聚合物1%、氨水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所述B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过氧化氢20%、鲸蜡硬脂醇10%、油酸10%、丙二醇10%、异丙醇10%、十二烷基磺酸钠1%、磷酸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5,6-二羟基吲哚5%、鲸蜡硬脂醇12%、油酸12%、丙二醇12%、异丙醇12%、十二烷基磺酸钠3%、聚乙二胺树枝状聚合物2%、氨水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所述B剂由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过氧化氢23%、鲸蜡硬脂醇13%、油酸13%、丙二醇13%、异丙醇13%、十二烷基磺酸钠3%、磷酸适量、水余量,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一)制备A剂,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1)将水、丙二醇、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加热到65摄氏度得到水相;
(2)将油酸、鲸蜡硬脂醇、异丙醇混合加热到65摄氏度得到油相;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搅拌保温15min,随后降至溶液温度为40摄氏度;
(4)加入5,6-二羟基吲哚搅拌10min,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值约为9至11,放料,罐装得到A剂;
(二)制备B剂,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1)将水、丙二醇、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加热到65摄氏度得到水相;
(2)将油酸、鲸蜡硬脂醇、异丙醇混合加热到65摄氏度得到油相;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搅拌保温15min,随后降至溶液温度为40摄氏度;
(4)加入过氧化氢,使用磷酸调节pH值约为2至4,放料,罐装得到B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过调节分步骤(4)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可以制得不同颜色的染发剂,使发色呈现由黑色到棕色的外观。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催化染发剂的使用方法,特征在于,将所述A剂和所述B剂按1:1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涂抹到头发上,30min后清洗头发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3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金属离子的口腔组合物
- 下一篇:与贴剂配合使用的护肤品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