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纳滤浓缩液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5356.3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秋;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滤浓缩液 垃圾渗滤液处理 臭氧反应塔 高效沉淀池 处理系统 运行成本 传统处理工艺 难降解有机物 尾气破坏装置 臭氧发生器 聚丙烯酰胺 斜板沉淀池 臭氧反应 固液分离 化学药剂 可生化性 取上清液 絮凝沉淀 依次连接 运行稳定 水罐 二价盐 混合池 混凝剂 上清液 絮凝池 原水罐 泵送 软化 能耗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纳滤浓缩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罐、高效沉淀池、中间水罐、臭氧反应塔和尾气破坏装置;
所述臭氧反应塔上还连接有臭氧发生器;
所述高效沉淀池包括混合池、絮凝池和斜板沉淀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池和所述絮凝池的内部均设置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罐与所述高效沉淀池之间通过离心泵a相连接;
所述中间水罐与所述臭氧反应塔之间通过离心泵b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口,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接;
所述臭氧反应塔的出水口与其前端MBR生物池进水端相连接。
5.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纳滤浓缩液中加入化学药剂发生软化反应,除去二价盐;
2)将步骤1)处理的所述纳滤浓缩液中加入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沉淀,固液分离,取上清液;
3)将所述上清液通过泵送至臭氧反应塔与臭氧反应,降低CODcr,并提高其可生化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盐的离子包括Ca2+、Mg2+和/或SO42-;
步骤1)中,所述纳滤浓缩液的体积与所述化学药剂的质量比为1L:2.0~4.0g;
所述化学药剂包括生石灰和纯碱;
所述软化反应的时间为2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步骤1)处理的所述纳滤浓缩液的体积与所述混凝剂和所述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L:3.0~6.0g:0.008~0.02g;
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氧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铝钾、铝酸钠和硫酸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絮凝沉淀的反应时间为2~4h。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上清液中通入臭氧的量为4~6g臭氧/gCODcr;
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h;
步骤3)处理后出水CODcr为1000~1500mg/L。
9.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对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纳滤浓缩液首先进入所述原水罐,然后输送至所述高效沉淀池,所述高效沉淀池中混合池中投加化学药剂,混合反应,去除所述二价盐;
2)步骤1)处理后的所述纳滤浓缩液通入所述高效沉淀池的絮凝池中,投加所述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进入所述斜板沉淀池固液分离,得到上清液和污泥;所述上清液进入中间水罐进行暂存,所述污泥进入污泥脱水系统处理;
3)所述中间水罐的浓缩液送至臭氧反应塔,空气或氧气进入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进入臭氧反应塔与所述浓缩液充分反应,反应后尾气通过尾气破坏装置处理后外排大气,所述纳滤浓缩液得到净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系统对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处理时,步骤1)中所述原水罐通过所述离心泵a输送至所述高效沉淀池;
所述高效沉淀池中混合池、絮凝池的反应均通过所述搅拌器搅拌;
所述中间水罐的浓缩液通过所述离心泵b送至所述臭氧反应塔;
所述臭氧反应塔反应后出水进入前端MBR生化反应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3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