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收缩防渗水加气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5806.9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成康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28/04;C04B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03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猪毛 低收缩 防渗水 加气砖 蛋白 反应滤液 稻壳灰 硅酸钠 制备 亚硫酸钠溶液 制备技术领域 防渗水效果 稻壳 二氧化硅 干燥收缩 碱液溶解 原料混合 双硫键 胱氨酸 建筑材料 碱液 酸浸 注模 煅烧 浸泡 养护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收缩防渗水加气砖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富含胱氨酸的猪毛为原料,通过酸浸和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使得猪毛蛋白中双硫键部分打开,提高猪毛蛋白的溶解性,接着再用碱液溶解猪毛蛋白,得到富含猪毛蛋白的反应滤液,接着将稻壳煅烧得到富含二氧化硅的稻壳灰,再将稻壳灰和碱液进行高压溶煮,得到富含硅酸钠的滤液,最后将反应滤液和富含硅酸钠的滤液以及其他原料混合注模,养护后即得低收缩防渗水加气砖,本发明制得的低收缩防渗水加气砖干燥收缩值小、强度高、防渗水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收缩防渗水加气砖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气砖容重轻,保温、隔热、隔音,易加工,采用多种混合料制作,生产原料丰富,特别是使用粉煤灰,又能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耕地,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替代传统实心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
加气砖也叫做加气混凝土砌块,是通过高温蒸压设备工艺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它可以制成不同规格的砌块、板材和保温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承重或围护填充结构,受到世界各国建筑业的普遍重视,成为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一种建筑材料。
加气砖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容量轻,保温效能高,吸音好,抗震力强,适应性强,加工性能好,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现在已经成为现有新型墙体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加气砖已成为建筑材料行业的主导产品,国家已经逐步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逐渐取而代之的就是加气混凝土砌块。
加气砖的特点和优势是:1、重量轻: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般重量为500-700kg/m3,只相当于粘土砖1/4-1/5,普通混凝土的1/5,是混凝土中的较轻的一种。比普通砖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自重降低40%以上。2、保温隔热性能好: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是普通混凝土的1/6,隔热性能大大优于240mm厚的粘土砖墙体。3、抗震能力强:加气混凝土容量轻、整体性能好、地震时惯性力小,所以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4、加工性能好:加气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可锯、刨、钉、铣、钻,给施工带来很大的方便与灵活。5、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加气混凝土在温度为600度以下时,其抗压强度稍有增长,当温度在600度左右时,其抗压强度接近常温时的抗压强度,防火性能达到国家一级防火标准。6、隔音性能好
加气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像面包一样,均匀地分布着大量的封闭气孔,因此具有一般建筑材料所不具有的吸音性能。7、适应性强:可根据当地不同原材料,不同条件来量身定造。原材料可选择河沙、粉煤灰、矿砂等,因地制宜。可以废物利用,有利环保,真正变废为宝。
新型墙体材料加气砖作为一种低能耗的、环保型的新型建筑材料,属于国家推广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普通加气混凝砖由水泥、粉煤灰、生石灰、石膏等制成,存在干燥收缩值大、强度低、渗水等问题,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吸音性能、放射性都有更高的要求,甚至要求建筑物具有有益身体健康的性能。
因此根据需要,研制出干燥收缩率低,强度高并且可以防水的加气砖对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普通加气混凝砖由水泥、粉煤灰、生石灰、石膏等制成,存在干燥收缩值大、强度低、渗水等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收缩防渗水加气砖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收缩防渗水加气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成康,未经苏成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