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6075.X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浩;吴智影;陈子辉;刘贺;杨玺;王硕君;何兴华;汤铭华;陈积会;廖浩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R31/1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绝缘 温度 失效 评估 方法 | ||
1.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敷设于空间域中的电缆及附件的几何尺寸,分别建立电缆及其终端的几何模型;在软件中输入材料的电气参数和热参数;
S2.集合步骤S1中的设置,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建立多组电-热耦合计算模型,并通过软件仿真获得多组绝缘层温度数据;同一组类型的计算模型,仅改变一个变量;
S3.根据步骤S2中记录的多组电缆绝缘层温度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电缆绝缘层变化温度、频率、电流和电缆线芯截面积的表达式;
S4.根据步骤S3中的结果,得到多组单一频率电流时电缆绝缘层最高变化温度,使用多元函数线性拟合,得到在含有多次谐波电流时电流绝缘层温度计算表达式;
S5.根据步骤S3、S4,推算得到含多种谐波电流时电缆绝缘层的温度;
S6.根据步骤S5中得到的含多种谐波电流时电缆绝缘层的温度,结合公式,得到电缆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与温度的关系表达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具体为:
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中分别建立电缆及其终端的几何模型;
电缆材料包括:铜导体、内外半导电屏蔽、交联聚乙烯绝缘、铜屏蔽、外护套;
使用电-热耦合法求出电缆在电压和电流同时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ANSYS软件电-热耦合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根据电缆的几何尺寸建立电缆的2D、3D模型;
B.将几何模型分别建立有限元的交流电场和涡流场的计算模型,并赋予集合结构材料电磁参数,并设置导通电流,求解获得电缆的空间磁场分布和电磁损耗;
C.将交流电场和涡流场求解获得的数据导入温度场中,并设置材料的热学参数、环境温度,求解获得电缆的温度分布图并记录温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
电缆绝缘层变化温度、频率、电流和电缆线芯截面积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ΔT为变化温度;T为线缆绝缘层温度;T0为环境温度;x为电流频率;y为电流密度,即y=I/S,I为导通电流,S为电线线芯截面积;Pij拟合为系数(i=1,2…;j=1,2…);“||”表示取绝对值;
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即可求出各系数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
含有多次谐波电流时电流绝缘层温度计算表达式:
其中,T表示含有多次谐波电流时电缆绝缘层的最高温度,ΔTn为某一电流频率下电缆绝缘层的变化温度,T0为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中,
通过实测电缆线路中含有率超过1%的谐波电流次数n和谐波电流值In,结合电缆环境温度实测数据T0,根据步骤S3、S4中的关系式(1)、(2),即可推算得到含多种谐波电流时电缆绝缘层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绝缘层温度及绝缘失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
结合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由反应速率方程及Amhenius方程,电缆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与温度的关系表达式:
其中,τ为材料的寿命;T为材料本身的温度,a为规定失效性能相关常数;
E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60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